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导孩子走进识字加油站(我的教学随笔)

(2008-11-17 13:15:50)
标签:

教育

引导孩子走进识字加油站

                            ------低年级探究性识字教学的探索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得好: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由于其本身的机械性,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很难活跃他们的思维。而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低年级就要求识字量达到1800个。那么,如何避免繁重、枯燥、单调的就字识字呢? 如何真正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主动,积极地识字?我认为:从语文的实践性出发,注重情趣化、生活化,代之以人为本的情趣化教学,对低年级识字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一点点尝试。在刚接手的新一年级进行了识字方法的探究。

    通过两个多月来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孩子识字的良方,我都不会予以否定。当然,对一些好方法我会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方法,成功地走进识字加油站。

一、 在生活环境中识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许多生字,如:校园里的墙报、师生的姓名、商品的标签、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电脑、报纸、门牌、电视里的字幕、车站上的站名等。开展各种活动,如:“识字剪报”、“有趣的商标”、“我认识的门牌”等等名称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字,我布置学生多留心,不认识的就问大人,这样可以多识字。

例如:教《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中的“江南”的“南”字。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

生:我认识“南”字,这个字我在校徽牌上见过, “长南路小学”的“南”。

生:我也认识这个字,我家住在汽车南站,就是这个“南”。

生:我跟妈妈去广州,坐的飞机。上面就有:“南方航空”几个字。

生:我们是湖南人,这个“南”字我早就认识了,湖南的

……

师:我们再来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个字“宝宝”?

生:我们社区有个小朋友叫刘南,就是这个“南”字。

生:我今天买了几个南瓜饼,袋子上写着“南瓜饼”就是这个“南”。

生:还有电视里,我看过《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是这个“南”字。

……。

学生通过“自我回忆——参与同学回忆——自我积累——新发现这个过程,孩子们感受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

二、想象是飞得最高的风筝。

每天晨读,我要求孩子们读一首儿歌,在儿歌中自主学习识字。

今天早上,我与孩子们一起读了《每日一诵》上的一首儿歌:

“出”——“你看!你看!山的背上也有一座山,是不是山妈妈背着她的儿子,想摘天上的星星呀?”

一个“出”字,引发出孩子无限的想象,最神奇的就是诗的结尾,赋予了山生命与向往,这不正是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吗?相信这神奇的画面一定会定格在孩子们心中。

我问:“你们觉得这首儿歌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有趣。

生:我觉得很有想象力,想象得很神奇。

生:诗人这么一想象,我觉得,“出”这个字好像成了一个孩子。

我:大家揣摩得很有味道,那咱们模仿这种说法来想象一下“众”字。(我把“众”写在黑板上,写得很大)

生:

“你看!你看!两个“人”的背上还有一个“人”,就像鸡妈妈张开翅膀

保护着她的鸡娃娃,是不是天上飞来了老鹰?“

我异常惊奇,孩子的想象力是飞得最高的风筝。真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让我想起了我给儿子经常念的儿歌,不由自主地吟起来:这在想象“品”和“吕”的活动中,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做了一次愉快的旅行。

                                     

你看!你看!                        你看!你看!

大口背着小口                        两个小口背着一个大口

是不是鸟妈妈张着大口                是不是两个小宝宝

正喂鸟宝宝?                     正把他们喜欢吃的东西给妈妈吃。

爱,在吟诵中潜滋暗长,诗情在想象中长出翅膀。

三、教孩子在理解中识字。

学生喜欢用编顺口溜,猜字谜等形式来认识生字。如:我在教《四季》一课时,我出示“春、夏、秋、冬四个字,问:“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不做方法好坏的评价)

我也来说说。我认“春字的一个好方法:春天太阳暖洋洋的,三人一日去春游,同时我在很班上板书了一个大大的“春”字。

此时,孩子们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议论纷纷……

生:老师,我也发现了认识“夏”字的好方法。“夏”字的上面一横最长,就像人们夏天戴在头上的一顶太阳帽。

生:对!很像一顶太阳帽,而且还是自己去买的,你们看,帽子下面就是个自己的“自”

生:是啊 !我又把太阳帽的一根绳子放在左边了,哈哈!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请你们来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认识这几个生字。说完,我从讲台前走下来了,与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记生字。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生: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左边是绿色,右边是红色,左右合起来,农民笑呵呵”。

生:老师,我还有不同的好方法……

四、多种形式复现生字,巩固识字。

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在课堂上,我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投影仪出示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去掉拼音,学生自由练习读,并口头组词;

男生女生大PK:比赛读;

  游戏“出牌识字”。采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先出牌;

进入“游戏乐园”。如:“小小邮递员”“青蛙守门员“森林小厨师“灵丹妙药”等,出示生字,学生找到对应的拼音。

把生字送回到课文的词语中,引导学生读词语;

摆字卡,拿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读一个在桌子上摆一个。

以往的识字教学过于重视理性化,识字课总是单一的进行,比如说只单一进行读字音、析字形、理字义等按部就班的内容,学生学的有点机械化,而且收不到太大的成效。陶行知“做学教”的理论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敞开了一扇窗口。他指出:1、“教育方法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重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的教育”。2、“与其把学生当成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宝藏。”3、在此现状下,我们的教育要进行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4、陶行知知识分类观认为: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理出来的知识。我们拿‘行是知之始 '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方能发生作用。
  其次,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才是学习汉字的第一步。对低段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更加明显。识字是阅读和写字的基础,只有把学生识字的兴趣进行有效培养和彻底的激发、调动放在识字教学的首位,注重课内外练习的有机统一,识字教学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刺激吸引,常受自己的情绪支配。上面说的几种生字复现的活动,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脑多种感官,既充分利用了他们的无意注意,又有效地发展了他们的有意注意。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认识和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识字不再是“苦差”,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