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校本化”?

(2010-09-25 21:42:39)
标签:

杂谈

                      如何理解“校本化”?

        (主讲: 七间中学 秦德彬   时间:2010年9月16日下午)

校本是指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化则是实施以校为本的研究、培训、课程开发及管理的动态过程。它包含三个意思: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指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把经过学校教师探讨、分析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在学校中加以有效的实施;基于学校是指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涉及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存在的种种潜力,把学校资源更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彻底。校本化的体现形式有: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其中,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校本课程开发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透在它们之间,起着协调、组织的作用。

 校本化是在知识经济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提出的,是社会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要创新,就必须关注个性、关注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校本化突出的不是统一性,不是一致性,而是基于学校现实而展开的动态过程,是针对学校存在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因而,校本化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