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野苑穿越时空

标签:
宗教鹿野苑佛教宁玛堆刘军杨薇陈学荣海文 |
分类: 生活随笔 |
这些时都和刘军在一起商讨海文公司的事。这哥们的一个能力就是释放出人的非理性行为,这不,几天前他说去成都参加一个“行走整脊”的训练,他还没开始招呼我就抢答说“一起去吧”,啥都没问,到公司把事情安排好、整理背包就一起走了。呆了三天,今天中午又回到深圳,回到家,先吃个苹果。
成都之行有两个重大收获,一是意外发现了一个太美的地方:鹿野苑博物馆会所;二是意外认识了两位活出海文(HAVEN)状态的人:鹿野苑的建造人陈学荣和成都海文的杨薇。结果在身心灵时空上都发生了剧烈的碰撞,电花四溢。
当我一走进鹿野苑就被她的美完全惊住了,那简洁中的禅境是我做梦都营造不出来的,等我用两天时间游历完这院落,我的灵魂已经无法从这里离开。前天早上六点黎明前,在黑暗微寒孤寂寞的院落里,一只小黄猫轻轻呼唤我,慢慢靠近我,偎依着我,在草地上打着滚,吸引我的手去抚摸它,犹如两个灵魂的相遇和嘻戏,和我一直玩到天亮,之后就消失在竹林深处。我不知道我们各自都修炼了多少年,才有这样的会合。
在布满了残缺佛像的展览馆里,我的后背乃至整个身体都被电流不断冲刷着,那都是馆主在丝稠之路上收集来的石像,年代都在公元200年左右,造型各异,细节丰富,残缺不全。那份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不断有跪下来膜拜的意愿,最后到一段长廊上,两壁上全是佛像和桔黄的灯光,犹如时空隧道一样展现着人类的生命追求路线,我看周围人都离开了,我庄严地跪下,向所有的石刻者和他们的作品跪拜,向所有的人类精神的追求者跪拜。
在展厅的一楼,以祖宗牌位的形式摆放着十几个形态各异的大型佛头像,这震撼也是极为强烈,仿佛回到海灵格的系统排列课上,一幅浩大的家族历史血泪奋斗史展开在眼前,列祖列宗的精神能量直接灌顶而下,进入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浑身为之一震。
在院落的后面还有一些奇特的建筑,尤其是在“游人止步”的牌子后面,我们还发现更大的天地。我们看见在竹林深处掩映的一栋宏伟的木结构别墅楼,被竹栅栏单独围着,我们刚靠近就听见三四只大狗的吼叫声,一只和藏獒一般的巨型大狗守住了小院的栅栏门,而我们靠近才发现,那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栅栏居然全是粗大的钢筋,把别墅完全围合,同时又毫不张扬。
我们退后一些的时候,居然看见一个藏地的喇嘛从别墅的小院里走出来,然后消失在一个低矮的小房里。我们好生奇怪,那小房的铁门虚掩着,刘军就轻轻过去探头进去看了一眼,然后惊恐地撤回身,张大嘴巴,摆头示意我也去看看,我的心咚咚地跳起来,走进门一点一看,真是吓了一跳,那小屋里居然看到一间辉煌巨大的地下宫殿,成排的烛光在闪耀。
我的头脑里闪过一些政治性的猜测,因为在我的经历中有好多次这样的遭遇,几十年前看过的西藏头人与人皮手鼓的电影画面、十多年前跟随玉骑活佛一年中的种种见闻、几年前一个朋友征地建造东藏文化区被政府叫停的经历,都闪现在面前,我在惊恐之余就准备撤退了。刘军倒是胆识过人,看看四周墙壁和房门说了一句“没有禁止就是允许”,就进去了。我看看的确是没有任何标志写“禁止”,正想呢,就听刘军在问里面的人是否可以进来看看,然后他就叫我可以进去了,于是我们走进这地下宫殿。
这是一个极高规格的藏传佛教庙宇,空间非常大,刚才的喇叭正端坐着大声诵经,我们进来时他合掌弯腰向我们致意。有很多条红色长条桌供几十位喇嘛读经诵经,有两个巨大的藏地长号。还有一个巨大的尼玛堆,有很多的大石头,上面都刻着藏文,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真实的尼玛堆,几年前在昆明的云南印象原生态歌舞里看过,当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开场的时候,就是一位藏族人搬着一块沉重的尼玛经石从剧院后场进来,穿过观众,一步步艰难地走向舞台的尼玛堆,音乐响起时,我的心如同被寒风狂暴地撕扯。我记得在书上看的宁玛堆的法力,我尊敬地合掌绕宁玛堆走了三圈,然后拍了两张照片。
这宫殿庄严肃穆,只有喇嘛的讼经声在回荡,我们不敢多耽搁,就向喇嘛致礼告辞,走出宫殿才敢大声地完全呼吸,仿佛灵魂都受到了深刻的洗礼。
从地宫上来,我们对这鹿野苑更是赞叹不已,也对着建造的主人怀着极大的好奇,这是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啊,这院里有容纳上百人的精致客房、有全阳光的茶室、有非常海文的培训教室,有博物馆,有图书馆阅览室,有户外拓展的高空设备,有休闲发呆的茅草屋、凉亭,还有主人和贵客使用的密闭别墅,几乎容纳了我所有想要的生活和理想境界,整个环境又隐含在成都西部花乡的苗圃树林中,院落边就是川流不息的徐堰河,真是美伦美焕,而这所有的一切又对世人开放,让每一个来访者都获得海文状态的洗礼和升华,达到一次人生极致境界的高潮体验。
为此,我在鹿野苑里深深的呼吸,从此把我的灵魂留了一部分在这里。
这里,也常想起我妈妈和我外婆,她们都是四川重庆人,在这周围的街道上,常看到很多女人都有和我妈、我外婆酷似的一面,甚至能看到一模一样的,甚至都有错觉,她们都还活着,都已经回到了故里,在这里隐姓埋名、悄悄地活着,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让我能安心去生活和工作,不给我一点负担。。。。。
走在这里的路上,不自觉就有眼泪流出来,沁润着这片土地和所有的灵魂。
附录1:(http://www.swellfun.com/magazine/Article_id.asp?pid=286)
从鹿野苑到鹿野苑
作者:文/ 陈 莹 图/ 张 琦
http://www.swellfun.com/images/magazine/20070921/041.jpg
佛的在场与不在场
http://www.swellfun.com/images/magazine/20070921/042.jpg
被遮蔽的道路
http://www.swellfun.com/images/magazine/20070921/043.jpg
场所的幻觉
场所本身,也是被展览的一部分,用了一种与宗教无关的技术,来到达宗教的要旨,于是,雕像此刻所矗立的、与他们曾经的存在地完全不相似的这样一个场所,却最大化地将所有关于空寂、庄严的意味,显露无遗。
http://www.swellfun.com/images/magazine/20070921/044.jpg
附录2:
(这是我在第一天早上拍的照片,这里在喂养金鱼的就是后来发现守护地下宫殿的喇嘛)
《鹿苑行述》
(掩映在馆后面、禁止进入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