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bmiddle/001Hzd0Nzy7M1buht0ab6&690
共餐豹子肉
一九八四年,正是中越边境拉锯战频繁的时候。十月的一天,在中越边境高山之巅的工事里,居然有幸饱餐一顿豹子肉。那野味飘香在记忆里,直到今天依然清晰。
位于老山左侧边境十八号界碑旁的山头是由边防六连一个排驻扎的前哨阵地。我们侦察大队在这里派驻了观察哨,由我和河南籍战友刘金山负责用48倍大倍望远镜观察绿水河一带越军行踪以及阵地动向。有关情况及时记录并向连队及大队部汇报。
前哨阵地下的山坡一片深深的野草混杂凸露的山石,一直延伸到山脚、河岸,是一个大范围的混合型雷区。草丛中密布着压发雷、松发雷、跳雷、绊发雷等各种各样的地雷,极具杀伤力。那是84年10月29日夜,突然轰地一声,山坡下传来地雷的爆炸声,我们和边防军的战友迅速抄起武器,跑到前沿向下俯视,但下面雾茫茫漆黑一片,一股浓浓的硝烟味飘上来,只有风吹野草的唰唰声。猜测不可能是越军偷袭,他们不会傻呼呼地往雷区里钻。这里无异于一个死亡迷魂阵,土里、草里雷雷连环,压发雷一踩即发,松发雷一踩不发一松即炸,跳雷跳到约一米高才炸,绊发雷弦隐于草中亦难发现。我们知道,各种地雷小鸟是搞不炸的。对面是越南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森林里多的是野猪、野鸡,是不是这些东西撞进来了?翌日天亮,搭上望远镜细看,在地雷爆炸的地方,草丛里居然躺着一只豹子。
一阵高兴,可又遗憾。怎么把豹子搞上来,是个问题。这豹子可是躺在雷区里。前哨排一位机智的老兵打量了一番豹子的位置,决定踏着草丛间的凸石下去捡。我们都为他捏一把汗。在凸起的山石上跳跃,一旦失脚摔入草丛,那可是布满地雷的,十有八九就得跟着这豹子“走”了。可那老兵身子灵活且步子极稳,跨出铁丝网,跳过一块块石头,接近豹子。小心翼翼捡起豹子后返回走到一半,就用力将豹子扔进了山上的战壕,轻盈地返回山顶。我等长舒一口气。
豹子不大,有十四、五斤重,满身长着美丽的花纹。谁也不知道它属何种豹。剥皮开膛,大伙忙活一阵。不一会,炖豹子肉的香味便在山顶阵地上弥散开来。边境高原上吃到如此稀世美味,幸事!其实真正意义已不在于豹子肉多香多好吃,引以自豪的是在于这东西挺是难得。正当我们聚在一起高兴地美餐着的时候,一位在岗上的姓郭的哨兵跑来,嚷着,“有没有豹子胆,我要吃豹子胆!”虽然我们剥了、炖了豹子,可遗憾谁也不知道哪个物件该算作是豹子胆。
在山下工事里没吃到豹子肉的战友骂我们是一群贪馋不要命的家伙,呵!
边陲战斗生活,有彻骨铭心的艰险困苦,也有特殊环境里的欢欣记忆。
http://s15/mw690/001Hzd0Nzy7M1bLlWBj19&690
当年由茨竹坝通到前哨阵地的弯弯山路
http://s15/mw690/001Hzd0Nzy7M1bXTADI06&690
在猴子箐东山上眺望前哨排
http://s15/mw690/001Hzd0Nzy7M1b8TpWk2c&690
国境线靠近越南一侧的山坡
http://s15/mw690/001Hzd0Nzy7M1b2QY6Rf9&690
执行侦察任务在前哨排山脚下留影
http://s15/mw690/001Hzd0Nzy7M1biRZ8L6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