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法慰问的贫困

(2011-01-26 17:01:36)
标签:

春节

慰问

困难群众

贫困山区

杂谈

    临近春节了,也是各级领导慰问困难群众的日子。在有关部门的簇拥下,领导带着亲民的微笑,徐徐走进事前安排好的困难群众家庭,嘘寒问暖,在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闪光中,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然后在困难群众激动的感谢声中握手告别。

 

    我以前每年都要参加这样的慰问,都要陪同领导挤进困难群众狭窄的住房,例行着每年重复的活动。有的困难群众我都走熟了,于是有些纳闷,怎么每年都是慰问他们呀?

 

    春节前的慰问,含金量是比较高的,换句话说,就是钱和物分量都很足。市上领导送了钱和物,陪同去的县区领导也要送上一份。但是,每年的慰问,都是有指标的,只能是选几户代表,能够被慰问的,肯定是得到好处了。于是,也就有群众不平,在一旁议论,我家也困难啊,怎么就不来慰问我呢。有一年,曾发生过群众在街上拦住领导,要求到他家去慰问,弄得领导很尴尬。这种慰问活动,表面风光,实际上没有体现公平,不应该继续下去。还不如学澳门特区政府,给每户困难家庭统一派发几千元钱,领导上不上门,其实并不重要。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贫富差距太大,困难的群众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那些没有经济收入,没有劳动能力,没有养老金,长期靠吃低保的家庭。我曾经单独走访过许多这样的家庭,多数都是孤寡老人,他(她)们说,几个月没吃肉是常事。我说,这次送给你们的慰问金就可以买肉呀。他(她)们苦笑地摇摇头,不敢花,还是留着看病买药吧,现在药这么贵。让我心情很不好过。

 

    有一年春节前夕,我陪同省里一位领导走访困难群众,正好走到一位老人家。进了屋,黑黑的,好一阵才看清床上似乎躺着一个人。我们叫了好几声,床上的人才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走近一看,是一位八十岁的老太太,孤独地躺在那里。她身上盖的好像是床棉絮,不是被子。我拉了一下棉絮,竟然抓起来一团棉花,再一拉,又是一团棉花。原来老太太的被子已经不成形了。领导生气了,我也急了,把随同的部门负责人骂了个狗血,责令他们立即送被子被褥来。领导觉得这件事太典型了,多次在全省的会上讲了这件事。我坐在下面想,其实这种事太多,领导少见多怪也。

 

    有一年也是快过春节了,我随同市里主要领导去贫困山区慰问。有一户农民,儿子去沿海打工就没回来过,媳妇也跑了,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丢下三个孩子给老母亲,最大的不到十岁。老母亲快八十了,满头白发,瘦小的身躯,种地、找柴,还抚养几个孩子。她流着泪说,真是不想活了,要不是还拖着几个娃娃。我们看看她家里的家当,家徒四壁,还值不过我们穿的一身衣服。领导说把村支书叫来问问,村里是怎样帮扶的?半天,村支书才来了,一嘴酒气。村支书不认识市上领导,大咧咧地叼着烟,招呼也不打,走进屋直端端坐在火炉前烤火了。问他了不了解这老太太情况,村里怎么帮扶的?村支书头也不抬,说,这种情况多得很,没办法。气得领导转身就走了,县上领导也下不了台。我不识好歹补了一句,这种人还当村支书?回来后不久听说被撤了。

 

    春节了,念叨念叨这事,心里明白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