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意生活(活不够)

(2009-06-16 09:05:58)
标签:

哲理

往生

写意

功名利禄

价值观

郎行

分类: 感动谢恩

写意生活(活不够)

图文/郎行

 

写意生活(活不够)

                                      此画作于2009.6.12夜

   

    如果我只有两天,我会用一天来幻想,一天来希望,幻想明天不结束,希望明天更长久。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就怕死,

    因为,我活不够!

    活不够,意味着不“想”死。

    前边的路,宽又长,没有曲折,没有十字路口,勇往直前走......

    诞生与往生都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神圣使命,不可抗拒,无法抗拒。

    好好活,活不够,只有这样才可以坦然走向往生之路......

    最不怕死的人有三种,一是年轻人,二是真正生活着的人,三是醉生梦死的人。

    年轻人不怕死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死亡是老年人、绝症患者和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专利,离自己很遥远,“从没有想到过死”因而也就谈不上害怕。

    真正生活着的人“明白自己是谁,确知自己想干什么”,“用生命去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注入社会花坛和人生草坪的心血就是他的兴趣和快乐所在”,“虽然由于死亡的突然叩门,等不到柳绿花红的那一天,但他已在想想中松动鼻翼,闻到了蓓蕾的芬芳”,这样的人每分美妙都在做着有价值有意义并且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因而也不惧怕死。

    醉生梦死的人呢,因为他们不曾真正地活过,因而他们不怕死”。

    怕死的人有两类,一是“在纷扰中忙碌的人”和“还有很多未完结的事物的人”。

    前者“埋头于琐屑的杂事,忘了张望远处的目标”,“他们以为还有很长时间可以挥霍,不曾想那捆扎剩余日子的黑绳已游蛇般挽过来了”。

    后者很多心愿尚未达成,骤然终止自然心有不甘,因为也更怕死。

    人生是大的完成,活在此时此刻就是N次小完成。

    完成感是生命圆满的重要粘接剂,是心理平衡的强大支点。

    我觉得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是否真正活着,无论是在纷扰中忙碌还是有事情未完结,死亡永远都是最深沉的恐惧。有的人由于暂时的病痛和生活中的走投无路而淡化了这一恐惧进而选择自杀,然而就其实只是特殊情况下的非理性选择罢了。一个处于理智状态下的头脑,几乎没有不惧怕死亡的。耳熟能详的大俗话里面往往隐藏着人们最朴素最真实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人类心理最直接的写照。

    我从来都不怕死,这是真的,虽然没有被解剖证实过。

    是的,我从来就不怕死,这是在经历过一些与生死相关的事情后才感知到的,没有急促心跳,也没有强力波动,天啊!我怀疑我是不是地球人了!!

    往生是另一段生命历程的开始。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生命就是一系列连续的化学反应的集合,甚至当我们停止了呼吸,这些化学反应也在继续,只不过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往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任何人都不会真正归于绝对的沉寂和黑暗,被燃烧和分解的身体从此可以更自由地往来于天地之间,和自然之母同呼吸共命运。

    是不是觉得很可笑,然而我正是从心底明白并真正接受了这一点才逐渐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不过这并不是全部的和更重要的原因。

    古人伤春悲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是我却从中看到了自然的大轮回,看到了物质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大美。春花秋实,瓜熟蒂落,冬来夏往,云蒸霞蔚,江河归海,风吹雨泄,尘飞雾罩,豹走荒野,鸟鸣树巅,娇娃新生,白发垂暮。生也绚烂死也静美,绚烂之中透着人类思维的至清至寂,静美之中暗含生命轮转的大动静。这一切都是多么和谐,多么自然,多么神奇而伟大呀!而你我何其有幸,竟作为自然之子参与到这宇宙间最富有激情和生机的大变化、大运动之中!参悟了这个道理,我终于于庸凡的沉思生活中彻底参悟了生死的本意。

    珍视生而不惧死,淡了功名利禄心,将更多的激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生活的每一天!

    很多人对我至今未出现所谓职业倦怠表示困惑,很多人奇怪我为什么对生活如此热爱,为什么能以自强不息之心看淡功名利禄之障,原因就是我在于此:一个热情地参与自然大运转的有机体会刻意去追逐崇名高位和鲜衣怒马吗?在大自然的激情欢歌中我怎么可能选择自我沉沦呢?国家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教育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实在是高明到了极点。是的,一旦形成了正确的情感(用正确来限定情感实在有些牵强)、态度和价值观,我们的生命状态、生活态度和工作质量比较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

    很难说我的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何时形成的,但有一点刻意肯定,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两点:对大师经典著作的潜心阅读和与呼吸同在的持续思考。前者包括《论语》、《道德经》、《金刚般若菠萝蜜经》、《沉思录》等哲学著作,《朝闻道》、《乡村教师》、《新安魂曲》等经典科幻作品,《平凡的世界》、《高山下的花环》、《红楼梦》等现实主义巨著,后者指的是我永不停息的反思与远离日常繁琐工作的自由意向。

    当死亡不期而至,我想我是有勇气微笑着面对的,因为我是如此地爱着这个万物葱茏的美丽世界,我是如此地爱着和大自然水乳交融的幸福人生。

    活不够!好好活!

    是的,就是这样......   

 

                               51.la 专业、免费、强健的访问统计 写意生活(活不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