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与生殖障碍群体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

(2010-04-14 16:53:31)
标签:

健康

分类: 男女两性保健知识

性与生殖障碍群体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 

健康和亚健康的新标准

   健康的标准健康和亚健康的新标准  
  自从亚健康的概念出现后,相当多的人都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有些草木皆兵。亚健康的确有一些明确的标准,但也有一些模糊的地方,因为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如果按亚健康的一些标准,当然有相当多的人在一生的一些时候是亚健康,正如所有人在一生的某些时候都会患病一样。

  所以,要理解亚健康,首先就要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当然,这只是一个总括的概念和标准,还需要更具体的解释和量化的标准。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又重新和陆续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包括: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当然,这些标准也有抽象的地方,但已经比较明确地解释了一个正常人的健康和健康状态是什么。
  
  亚健康的概念、标准和表现
  
  有了上面的健康标准,亚健康就有了参照物。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动态变化的中间状态,即健康一亚健康一疾病。亚健康既与上面的健康状态之间有重叠交叉状态,又与下面的疾病之间存在重叠交叉,因此,亚健康既可以向健康的好的方向发展,又可以向不健康的坏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变化是双向的。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许多说不明道不清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舒服,这种似病非病的状态就是亚健康。例如,31岁的李光明最近出现了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不振、多梦、疲劳、情绪不稳定、用脑后疲劳、缺乏耐心等症状,妻子催他去医院看看,他说没事,没有生病,干嘛去医院?

  不久后,才29岁的妻子也发现自己记忆力减退,并莫名其妙地对自己的健康担心、困倦、烦躁,活动后疲劳、健忘、虚弱,易激动、失眠。其实,这些表现都说明,他们夫妻二人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

  而且亚健康还有其他一些常见表现,例如,易感冒、嗜睡、四肢乏力、不愉快感、头晕、目眩、抑郁、头痛、腰膝酸痛、脱发。同时还有,胃肠胀气、筋疲力尽感、消化不良、便秘、性功能减退、面部褐斑等。

  但是,男性和女性的亚健康表现略有不同。男性的亚健康表现前15项分别为:记忆力减退、对自己的健康担心、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疲劳、耐力下降、用脑后疲劳、多梦、困倦、情绪不稳定、健忘、虚弱、烦躁、活动后疲劳、易激动。

  而女性亚健康的前15项表现分别为:记忆力减退、多梦、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疲劳、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集中、烦躁、精神不振、活动后疲劳、困倦、健忘、用脑后疲劳、易激动、虚弱、耐力下降。
  
  什么原因引起亚健康?
  
  引起亚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生活方式,又有工作因素,还有不良生活事件等。
  从生活方式来看,有吸烟(72.80%)、作息不规律(70.09%)、饮食不节(60.81%)、嗜酒(58.59%)、缺乏运动(55.00%)等,括号中的百分比是指这一因素对造成亚健康所要负的责任大小。
  从工作因素来看,有精神压力大(61.76%)、脑力劳动过重(47.31%)、人际关系紧张(36.79%)、体力劳动过重(32.97%)、工作不顺利(30.08%)、待业(下岗)(26.30%)、工作单调(22.27%)、工作中求胜心切(17.86%)等。
  从不良生活事件来看,有突发性伤害或自然伤害(62.25%)、家庭负担过重(50.66%)、丧偶(50.33%)、失恋(45.29%)、夫妻不和(42.58%)、夫妻感情破裂(40.49%)、离婚(38.69%)、婚外恋(30.36%)、父(母)子(女)不和(26.49%),考试落榜(26.24%)。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亚健康?
  
  下面是一些问题,如果你的得分总数超过40分,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生活状况,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总分超过70分,要去医院检查有无疾病,然后再采取治病或休息的措施。
  1.情绪经常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3分
  2.早上起床时,发现枕上常有掉落的头发丝。5分
  3.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5分
  4.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开始对你不满。5分
  5.昨天的事情,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来这种情况常发生。10分
  6.不想面对周围认识的人,有自闭趋势。5分
  7.每餐食量很少,排除天气、口味因素,吃饭时仍经常觉得味同嚼蜡。5分
  8.工作一小时后,就觉得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9.盼望早早离开办公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到床上休息片刻。5分
  10.工作情绪始终无法提高,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11.不再像以前一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2分
  12.对城市的污染、噪音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很糟糕,多梦,易醒。10分
  14.性能力下降。10分
  15.体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早上起来会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16.感觉免疫力在下降,容易感冒。5分
  
  如何应对亚健康?

  针对生活方式,应当戒烟、适当戒酒、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坚持适度运动。针对工作因素,应当适时调节自己的工作节奏,避免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过重,培养对工作的兴趣,对下岗有积极的看法,并积极通过个人和亲朋好友的力量再就业。针对生活事件,要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突发事情件,例如积极对待和解决丧偶、失恋、家庭负担过重等问题,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

    男性亚健康如何调理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或潜病期。近些年健康学的研究表明:人体从健康到疾病的演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有专家指出,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未病过渡状态"的人数众多,约占人群的70%左右。

    主要表现为躯体性、心理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等亚健康状态,出现失眠、抑郁、焦虑、便秘、体重增加或减轻、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前状态。在男科门诊,由于饮食不节、情志抑郁或焦虑、吸烟、嗜酒、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肥胖、便秘、失眠等亚健康状态所伴生的性功能障碍,如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遗精、前列腺痛、腰痛、自汗、盗汗等,除了少数为器质性的外,大多与个体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和药物滥用有关。表现出气滞、血瘀、痰湿、阴亏、气虚的证候特点。中医调治男性亚健康,从平衡阴阳气血,和谐脏腑功能入手,通过辨证论治的个性化处方,以中药草木虫石的四气五味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从而恢复中医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现简介之。

饮食失宜

    由于过食辛辣、肥甘等助火热盛之品,如水煮鱼、孜然羊肉或酗酒好饮等,可使脾胃湿热内生,导致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等,这些都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出现前列腺充血、勃起功能障碍(ED)、不射精症等。中医多以清热利湿、健脾化痰的治则组方择药,往往有标本兼治之效。

睡眠障碍

    缺乏睡眠会影响性激素的脉冲式分泌,可使男性出现性欲低下或偏亢、早泄、盗汗、耳鸣、尿频、腰痛、口舌生疮等,表现出阴虚火旺的证候特点。根据个体的体质体症,选用滋阴清热、安神养心的中药配伍服用,在改善睡眠的同时,常常可以恢复正常的性功能。

情志内伤

    中医的病机说有"七情内伤"之说,认为过激的情志因素可引起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失调而致病。就男科而言,思虑过度,所愿不遂;或过度焦虑,使肝郁化火,火盛伤阴,可以出现一系列肝郁肾虚的证候,表现为性功能的亚健康状态:如性欲淡漠、勃起功能障碍(ED)、不射精等。专家提出"从肝论治男科病"的学术观点,就是根据现代人的心理特点和情绪常态,强调疏肝解郁,改善不良情志状态在调治男性亚健康状态,维护男性性健康中的主导作用。

 

要健康,不要亚健康

  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与追求,在过去还是人们的“最高愿望与追求”呢。现在,观念改变了,若把长寿与健康两者任你挑选,你选哪一个呢?据调查,多数人宁要健康,不要“不健康的长寿”,没有健康的长寿是没有意义的!

  健康之光照四方 健康是金,是事业的前提、生命的基础;健康是乐,没有健康便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健康是寿,只有身体健康、愉快地活着,才可“活得长久”;

    健康是智,智力的发挥要以健康作为后盾(居里夫人一再强调:“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健康是财,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健康是福,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权利,充分享受这一权利是最大的幸福;

    不求长生不老,但求老而不衰,是合理又可能的要求。

    21世纪的医学所追求的已不是“更好地治病,”而是“让人生活得更健康”,尤其是“让老人生活得更健康”。

  重点防治亚健康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实行“预防性健康策略”,这就是重点防治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它的同义词很多:第三状态、病前状态、临床前期、疾病先兆等。

    说的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说它健康吧,又有些不可能临床确诊的小毛病,说它是疾病吧,医生又无法诊断为何种疾病。例如躯体疲劳、易感冒、稍动即累、出虚汗、皮肤变粗、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或下降、食欲不振、头痛;失眠、心绪不宁、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心慌、焦虑;社交疲劳、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谐;还有性障碍等。据调查,处于亚健康的人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没有病但却感觉不健康”,这便是亚健康的定义。

  关键在自我 面临健康的世纪转型——已由“有病求医”向自我保健转变,对于亚健康也要靠自己救自己。 

    要知道,亚健康不会永远停留在原有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是需要自觉的,即需要你付出代价与努力。

    要预防亚健康,这就需要“主动养生”。例如还未疲乏时就“主动休息”,让身体“充电”后再干,这比连续干效果好,也不伤身体。再如不等口渴就喝水,水是“生命之源”,身体始终得到水的滋润,生物钟始终处于和谐状态,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上面所列诸种“亚健康”,在它们未出现或刚出现时就把它消灭,这便是你自己的“养生之道”了。

    或者会问:老人已有多病在身了,怎么办?对此,第一是“守住阵地”,不要让其他的新的亚健康状态再发生了,在此基础上再慢慢地治愈已有的疾病。治愈病的核心还是要靠“主动”,服药是个被动行为,它不应成为你“康复”的主动措施,你要主动出击,例如,提高信心,实行“利导思维”的脑内革命,多运动,适当节食(节食可康寿已有定论),生活规律化等。让“旧病去除”、“新病不来”。在这里,信心是第一位的,你“统计”一下,你已有多少病,已有多少“亚健康”,然后定出有针对性的消灭计划,充满信心地去实行。

    这里送上一句歌德的名言:

    “假若你失去了金钱,所失甚少;

    假若你失去了荣誉,所失甚多;

    假若你失去了信心,那么,你便失去了一切!”

  在亚健康领域内,对快速变胖、猝死、突然变矮、英年早逝4种现象要特别关注。

  出现以上4种现象的人发病前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造成亚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人的身体素质所决定体内过早出现老化现象,表现出体力不足、身体免疫功能降低。

    二是身体的周期变化带来的亚健康症状,女性在月经来潮前的烦燥不安,不计后果的激动等,男性则在遇到挫折、工作不顺利时所表现的力不从心状态。

    三是由于过度劳累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面对工作无力应对、无力抗争,精神疲惫所表现的消极悲观等。四是早晨起床头晕目眩,需静坐几分钟后才能行走,眼睛容易疲劳、干涩,颈肩不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