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发育延迟与阻抑的病因有哪些?
应该怎样治疗?
影响人的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先天遗传方面的,也有后天营养和疾病等方面的。
先天遗传方面的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
1.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这类孩子在青春期以前的身高一直在平均身高的最低标准附近徘徊,他们的青春期一般出现较晚,一旦进入青春期,则生长速度加快,最终身高能达到正常人的标准。追溯其父母的生长发育史,往往亦有青春发育相对延迟的情况。对这类孩子,只需要定期测量孩子的生长速率,观察孩子生长的总趋势,无需特殊治疗。倘若到了17岁还无性征发育的表现,则可用激素治疗,促其发育。但注意激素治疗不宜过早应用,以免阻抑下丘脑垂体的功能。
2.垂体促激素异常因素。这类患者四肢骨骼生长缓慢,身材矮胖,四肢相对较短,青春期延迟,性器官发育不良,这是由于控制生长激素的遗传因子缺陷所造成的。
补充外源性生长激素是治疗这类疾病惟一有效方法。这种治疗必须在患儿未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前进行,而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是纯粹补充机体的不足,而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也不会因为这种治疗而增多,所以,治疗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的最终身高越有可能接近正常人的标准。
3.先天性甲状腺素缺乏。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直接影响人脑和骨骼的发育。这类孩子除身体矮小、青春期阻抑、性发育不全外,还伴有智力低下、面容愚蠢等异常。推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补充外源性的甲状腺素,关键在于早期治疗、终身治疗。出生后3个月内得到治疗的孩子,其身高和智力可与正常人相仿。
一些生长激素缺乏性殊儒症,常伴有垂体甲状腺轴异常,这些病人称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他们的智力发育正常,在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病人中,如能及时补充甲状腺素,则有助于加快生长。
4.先天促性腺激素缺乏症。这类患者主要是性器官发育不良,青春期延迟,而身材并不矮小,有时反而较高。这是因为生长激素正常而性激素缺乏,骨骺融合迟缓,故四肢骨骼可较正常人长得更长。
这类患者用性激素进行治疗,便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治疗时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使用,以防滥用性激素带来种种不良后果。患者可多食用一些动物睾九如鸡睾丸等。动物睾丸是一种富含微量元素锌的食物。锌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性腺、胰腺及脑垂体等内分泌活动也有密切关系。缺锌能导致性器官发育不良和性功能低下。多吃一些含锌量较高的海鲜类、动物肝等食物也是有益的。
5.先天性性腺发育障碍。最常见的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发际低,颈部两侧的皮肤松弛而形成“蹼颈”,双乳间距较宽,短指,肘外翻,主动脉狭窄等。另一明显的特征是第二性征不出现原发性闭经。这类患者可用性激素替代治疗,但疗效尚不稳定。
由后天因素引起的有以下几种:
1.血吸虫病矮小症。患者幼年时感染了血吸虫,由于血吸虫的毒素抑制了机体的发育生长,所以身材矮小,性器官发育不良,青春期延迟。应积极治疗血吸虫病,病情控制后,内分泌功能可随之改善,生长发育即可恢复。
2.各种炎症。如顾底脑膜炎,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脑炎可影响下丘脑神经激素的产生;严重的伤寒也会影响生长发育。这类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消除病原,有些缺陷不能恢复的,则补充其不足。脑炎后遗症也可用激素替代治疗,但效果尚不令人满意。
3.各类创伤。分娩时严重缺氧窒息、产伤、脑外伤等,都可影响生长发育及性征的延迟或阻抑。
造成青春期发育延迟与阻抑的原因多种多样,只有明确诊断才能正确治疗。诊断时,除了详细了解病史及体格检查外,还要做各种检验,如各种内分泌激素测定,以观察有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的缺乏。胸部X线摄片,看骨胳发育与实际年龄的相差程度。颅脑摄片,以观察垂体有无肿瘤或其他异常。染色体分析,观察染色体有无先天异常。其他如有无寄生虫病、有无代谢障碍等。经全面检查后,才能确诊患的究竟是什么病,然后再对症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