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十几年前的那天清晨,熹微中走出了夜栖承恩寺的苍古山门,衣炔飘飘地隐入浓浓迷雾中,犹有挟云步天的那般仙幻......朦胧间,一眼红云金顶腰间的观音阁,那云上仙人桥遇仙的惊艳,至今依稀如梦中。梵净山,一座黔东名山,聚天地间太多的灵气精华,兀自静美亿万年......。“梵天净地”,仅此而已,四个素字就能令人无尽景仰,心底涌起那朝圣般虔诚。
时隔多年,再一次重游,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发,梵净山撩开那美丽的面纱,再没有那云遮雾绕的神秘。晴空碧天,翠岭叠嶂,尽展出圣境奇伟,峻峭身廓,却少了些仙气飘飘的名山神妙......。初秋骄阳,依旧炎热灼人,坐在蒸笼般缆车厢里,有山风徐徐吹拂,也是一份清凉惬意。缓缓渐升的索道,令人有登云越岭的凌空虚幻,稍有一会,便是飘飘欲仙......。
缆车在苍郁翠绿林梢上漂浮,偶而几朵薄云在身旁缠绕,那是一时“推云步梵天”的逍遥。一会又在峻峭的峰壑间穿越,间隔咫尺,鸟语于耳畔啁啾,真有几番“禅雾入幽谷”之超然......再没有那从棉絮岭到金顶十几里崎岖山路的漫长和难熬,也没了当年四个多时辰徒步的艰辛和苦头。而今的上山路程,倒有几许如约会仙的自在悠然,些许一份远方和诗的浪漫......。
近半小时云游,也来不及太多遐想,缆车停靠在高踞云端的半山腰间。索道上站接近于万宝岩,从这里举目张望,那蘑菇石,老金顶,仿佛悬浮在云外,那远阔的天境。向上攀援,一小时陡峭山径,“万步云道”令同伴们不由都倒吸了口冷气,顿时心凉半截,纷纷打起了退堂鼓。难得重逢,不能辜负自己,抱憾归期。我却没有丝毫犹豫,背起相机,撇下童鞋,独自上山了......。
这路上再没有欢声笑语的聊天,也没有快乐嬉戏的打闹......。静静地拾步上阶,感受不经意而来的山野清净,竟能澄澈了心底。走在密荫蔽日的栈道,清凉的山风习习微拂。林间沙沙的轻吟,似乎能听见那松针飘落的声响......刹那间,宛若远隔尘世的喧嚣,去寻那绿野仙踪,脚下也是几分轻快。这十四亿年的天地造化,覆盖了无尽的珍稀绿植,小心翼翼地走入这一方凡间净土。沉浸于其间,忘记了疲惫,更有一番独行的清寂,一份徒步的乐趣......。
梵净山,神州最著名弥勒菩萨道场,这座与峨嵋,普陀,九华,五台齐名,并称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这是横亘数百里的武陵山脉主峰,坐落于黔东北松桃,江口与印江三县交界。千年来,这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壮阔,成为世所景仰的圣境,明朝更是尊为“众名岳之宗”......。得于“梵天净土”名山,囊括了云瀑,禅雾,佛光,幻影等天象奇观,坐拥红云金顶,蘑菇石,万卷经书等自然奇迹。堪称佛教圣境,不愧生态王国,乃贵州最负盛名的地标。
接近气尽力竭时,总算与摇摇欲坠的蘑菇石碰见了,这一眼千年,恍若初见。这看似吹弹即破,一触即倾的危岩,却岿然不动十数亿年间,谁不叹为观止!这周边那栩栩如生的万卷经书,虽读不成它书写奥秘,但也是绝世一妙......九皇洞前留个影,似乎是许多人网红打卡点。
曾经留宿过一夜的承恩寺前,已是红墙琉璃,旧庙新颜,今非昔比。修葺一新的普渡广场上,抬眸眼前这高耸如云的红云金顶,那高山仰止,才真是令人向往的“天空之城”。这巨崖“上之穹窿接天,下之厚重住地”,自古誉为“黔山第一石”。......古往今来,倾动八方,不论权贵王族,亦或黎民百姓纷纷涌至,前来这“无边法界,极乐天宫”朝圣拜谒,香火绵延数百年间。
这红云金顶,独峰擎天,海拔达二千三百余,其巍峨落差近百米,崔巍不减五岳雄奇。巨石中部天生一道峡隙,如刀削斧劈,称为金刀峡。巨崖分开两爿,不盈五尺的云中“天仙桥”连接着两柄剑尖似的奇峰。分别建在两峰巅的弥勒殿,释迦殿恍惚那天上宫阙。神殿各自其后横卧巨石,宛如一晒经台,一说法台。每当晨间,奇峰常有瑞气氤氲,红云缭绕,其红云金顶得名便由此而来。这美好寓意“鸿运当头”,显现梵净山佛国最高境界,灵异足播与千秋......。
登金顶始,初有缓步石阶,不出片刻,便四肢并用,攀索上岩......。脚下危崖万仞,稍有不慎,一失足成千古恨。侧过突兀的龙头石,遇那崖壁中凿出的观音阁,上次遇仙情景,瞬间浮现眼前。那报恩石下,磕一响头,便深悟出这摩崖上“无德不报”之蕴意。在危石卵累的头上,突然一道黝亮峡壁,宛然通天云梯。这刺眼的剑光将巨岩劈开,齐刷刷的刀痕,无丝毫之磕绊,足可见,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奇伟......。登顶后,极目远眺,那一览众山小,数不清的黛岭翠嶂尽收眼底。拜过弥勒佛祖后,想起诗曰:“转眼风云相会时。凭空移步作神仙”......顿悟出,如此登顶,这般也能成仙!
2022.9.7 游后随笔于 贵州省铜仁市君逸凯悦大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