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那随手搜索,无意间拈来一蓦惊喜......初遇老子山,我迟疑了,这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究竟有多少名山大川。老子山游后,我犯傻了,这高深渺远的华夏文渊,又该是无穷无尽的神秘意境,还有多少未曾掀开的美丽面纱......。哀叹自己的陋识寡闻,可笑自己曾经那走遍神州的自满自滋。融水,城郊外那寂寂孤立的老子山,这平常眼光里,一抹悦目的风景,竟能引伸出历史脉络,如此源远流长。
五百年前,那擅长亲临其境而细腻描述的徐霞客,虽两次慕名而至,却显得些许的吝惜,撂下那潦草而孤寒一句话,“取道甚胜”四个字便取代他在老子山间,那凶险陡峭中攀援的多少艰辛足迹......。而上溯一千多年前,那诗豪柳宗元,就显得慷慨而富激情。登上峨山之际,那缭乱了思乡之情,寄寓与五言诗云:“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对桂北这处僻壤,而大加赞赏。一阙佳吟,流传千载,至今赏析诸多,依然风韵饱满......。
倘若,再追寻至春秋末期,那两千八百年前的这天,那心志颓落的哲家,离开苦闷的故园,从中原腹地跋涉万里,悄然而至这古百越蛮荒之地....... 见此孤峰形胜,遂有钟情于斯之爱,便倚杖登山,中途与樵夫相遇,交谈甚欢间,老子首次提到“可以为天下之母”的“道”,那一句“祸兮福之倚,福兮祸之伏”更是语惊苍穹。从此,这山这峰便以“老子山”自居。
再说更早时,这孤峰耸立,得山水之灵光,聚风月之静好,紧襟香山侧,玉临融江畔,形似虎踞,古人称之“虎头山”,其中还有“虎口岩”“虎耳洞”等别名......后悬崖上建起静观楼,静观现世,如春梦婆娑。遇仙人修道,清寂山中,修筑寿星岩,听那几杵晨钟敲来,似聆老子讲经,醒眼醒心方能照见心袛。渐渐蔓延,此名此声,成就了桂北一处古刹名山。
融水,俗称“大苗山”。自秦代设县以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古百越之地,位于柳州以南,境内属苗岭余脉,山清水秀,有十三个少数民族聚居,苗族近半。名副其实的“大苗山”,名胜古迹遍布。而毗邻县城的“老子山”,就是融水众多名不虚传的景点之一。
出了融水县城,沿着丹江大街往南,就能远远望见,那漫山苍郁的三座连襟山峰,分别是“福禄寿”拱照,形如飞马虎踞,屹立这融江之滨。在旷阔的田野中,这孤峰兀自玉立,显得格外醒目......过了那丹江大桥,这里离城三里,便接近了老子山脚下。近观山景,循着苗都大道且行且赏,步步流连......。那路旁垂柳纤纤,如珠帘摇掩,从融江支出一条小溪,蜿蜒地缠绕在山脚下,那翠绿澄碧的水面,倒映出老子山间悬空楼阁。有小桥轻跨过水面,几分水乡意韵。溪岸那一片绿茵的菜地,有彩蝶纷飞,那农家担水浇灌,仿佛一处世外田园风光。
这花岗岩建造的巨大歇山式牌坊,面阔三间,是老子山新的山门。那般富丽壮观,那样精美精致,听说这其中也包含那曾经“体操王子”一份捐款。走进山门,有一条水泥小道,就把游人的足履引到山脚,那崎岖的石阶直上山间。拾步而上,一步三喘,仰头望那寿星寺门楼,仿佛危楼瓘顶。好不容易过门洞,微风轻拂,一阵清爽惬意。甫及,人已凌云半山......。
老子山,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山中溶洞暗岩难以捉摸,那古八景之“水月洞天”就藏这里。鲁班岩,读书岩,伏牛岩,牛鼻岩......等等十来个景致各异的岩洞,那些苔藓斑斓的岩壁上,那古代摩崖石刻比比皆是。寻找到“达摩洞”,试着应验一下那古老传说,连着叫喊了几遍......或许心诚不及,空荡荡地只是隐隐余音回绕。走过龙华桥,进了圆通门,临风登上静观楼,虽没能体味那“西楼夜月”的清雅,亦能尽观这逶迤融江的苍莽。我不止盘桓于此,再攀几重,仰立巅尖,如凌空云外,静倚危栏,融州大地无限风光便眼底尽收......。
2022.1.4 游后随写于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梦泰东宁大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