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偶然间遇见,那唐时大诗人元结得官赴任道州刺史途中,逆水行舟,船过湘江一处峭立陡岸,爱其胜异,便萌生一念遐想,欣然命为“浯溪”。虽分寸之境,却凝结有天造地化的鬼斧神工,散发出天然的灵性奇异。这弹丸之间,山清水秀,奇石异峰,古木葱茏,仿佛与古代文人的品性有一种契合。于是,便有元结,颜真卿两人失意落魄时的“惬心自适,与世忘情”。一位诗客,一位书家,则用文字造就千年不朽的摩崖奇观。
这依傍湘江水畔,坐落于祁阳城外,一段寂寂无名的江岸,却应验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佳句。它小溪潺潺,曲径通幽,崎岖且峻峭,奇观俊美......万般文质彬彬的禀赋。相媲美于南岳之雄浑,青城之幽静,匡庐之秀丽,这弹丸之境,只是玲珑盆景一般,不在话下。
当它那古木森森,奇石异起,那孤寂中透射出,这不可言喻的孤傲之美。也许是一种暗和,迎合那些古文人的清高,浯溪便有文脉声自远。千百年间,那些如雷贯耳的米芾,黄庭坚,何紹基,李清照,解缙,秦观......多少名人雅仕纷纷追随而至,在这片奇峰异石里,水岸江畔间挥毫泼墨,吟诗作赋。山水辉映中,湖光山色间,题字铭书,雕崖刻石。那些岸礁与小溪,奇石与古树,摩崖与文韵,就此这般留下太多的感叹和神奇。一处鲜为人知的荒僻一隅,竟然成就一段千年不绝的“网红打卡地”。
自元结,颜卿之先河一开,1200年间,有过两百五十多位名气大小不等的古代文人诗客曾经来浯溪,这是文人汇聚之地。分布散落于悬崖峭壁间,孤峰独石上的五百多方篇幅大小不一的古时摩崖石刻存留在浯溪,这是文化荟萃之境。其间,元结,颜卿首帖那巍巍壮观的《大唐中兴颂》,历久弥新,风雨不摧。以其“文奇,字奇,石奇”而被世人盛誉为“三绝碑”,令浯溪碑林大放光彩,闻名遐迩,经久不衰,岁月无悔....。
浯溪,本是一条默默无名的小溪,发源自邻县双牌那阳明山间。流经祁阳盆地于城南郊外古渡口处,汇入湘江。这溪岸两侧奇石嶙峋,林深幽静,蜿蜒淙淙而流溪水,清澈浅底。穿过石涧,水花飞溅,缤纷落英时,清流飘香。而湘江南岸五峰陡峭壁立,古树茂盛。无论唐时梓树,宋代柏树,亦或元朝青松,还有明清香檀......。都是古风苍苍,绿意葱葱。那“一湾流水玉飞声”,便有“浯溪漱玉”,这里奇峰秀水,即是“浯溪胜境,雄冠三湘”。十年前,在名川大山中毫不起眼的浯溪,荣膺新“潇湘八景”且跻身国家4A级风景区,实为理所当然。
浯溪碑林,位于祁阳城外,湘江南岸,有一桥飞架。此处苍岩石壁,临江面水,巍然突兀,奇伟秀美,连绵百米,宛若天然画屏,实乃摩崖石刻之胜地。自唐时元结,颜真卿始,延绵千年。历朝历代的名家巨匠,文人雅仕在这里留下精妙的笔迹,珍贵的墨宝,隶篆楷行诸体皆全,荟萃了中华书法艺术的精华。浯溪碑林,其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不愧为神州古老文化璀璨的明珠。这里作为华夏最大的露天碑林,南国摩崖第一家所具的丰厚文献内涵,浩如烟海,堪称瑰丽无比的石刻书法艺术宝库。这有“全国重点文保”盛名,其实正当。
层林尽染时节,暮秋薄日下的湘江,漫江碧透。苍翠依旧,古木森森。那绝壁峭岩倒影在宁静水面,浑然墨韵淋漓,好一幅山水画卷,满眼秋水文章。......走过湘江大桥,一踏进浯溪碑林的园门,心底不禁一阵浅浅的忐忑......这不是一般的风景区,它如此厚重富蕴,那般久远壮阔,令人不得不怀有深深的敬畏。那一番诚惶诚恐,唯恐稍有差池,就会错过那岁月深处的人文精粹。
站在这三米高的亭阁中,青眼之光俯视这九丈见方摩崖壁上,这《大唐中兴颂》碑文,那炉火纯青的颜体楷书,字里行间,仿佛有长风拂扫。三百余字雄文与健字珠联璧合,成了这惊厥寰宇的千古奇观。纵使后世来人,无不战战兢兢,那一样朝觐般虔诚,真是“丰碑一读过,百拜不能休”。......于是,书家季康和翟令问来过,一手娴熟玉箸篆书,一帧拿手悬针篆书,写下那元结的《浯溪铭》和《吾庼铭》。后来,清代吴大澂,这官居高位的大书法家,也仿元结《浯台铭》丹书上石,这三铭一颂,灿然成林。
这点石成金的“仙人”,元结在浯溪发帖肇始。悠悠岁月千载间,多少名家雅客纷至沓来,追随颜鲁公到此跟贴。从唐人李谅,李阳冰,刘长卿......到后贤杨万里,文天祥,王夫之等等数不胜数,纷纷撒珠落玉,散宝留珍。那破壁旧岩间,一不小心就是董其昌的粲然字迹,随意拨开野草掩盖,也许有黄庭坚的诗书佳品。不经意抬眸一望,那是“晚晴第一人”的何紹基那留下书法杰作。即便那些素味平生的,也足够那仰慕不已,叹为观止。......直到离开时,觉得都还未曾读出它的一二。
2021.10.23 游后随记于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百胜赛尔大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