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倘若按当下几线都市的时兴划分法,比起那些时髦风尚的,繁华昌荣的一二线大城市,这寂寂无名的周口淮阳,大概率要退居于五六线之后。也许这般,还是照样鲜为人知。你可未必相识过周口,但未必没有听说那一段历史的格言:“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这文韵如此久远的,这古城那般苍老,真有那“悠悠隐于世,醒来已万年”的寻味。“羲皇故都”,无不令人听来而动容,冥冥似有缰绳牵引,心驰神往......。
到淮阳去寻根,只因那里是羲皇故都,那里有天下十八名陵之太昊陵。到淮阳去访古,还因神农拜都称陈,开创神州农耕文化之先河。到淮阳去探幽,更因那是始祖老子故园,肇道教文化之起源。这陈楚古城早称宛丘,于今日成美丽的淮阳。一陵一湖,一道一古城,相映相辉,自古至今,都为天下华夏儿女所向往,那是镌刻在人们心灵深处一处寻根谒祖的圣地。
那巍峨辉煌的宫殿群落,依傍在龙湖水畔。来太昊陵,先映入眼帘那一幅“烟柳行行映碧波,渔舟高唱来往过”诗画意境。这波光粼粼的万亩龙湖,一片水乡泽国。那湖中有岛,岛中有城,城中有景的奇特,被盛誉为“内陆奇观”“中原明珠”......。湖之中央,每当那霞光染红天边,湖水便是金光四射,令人陶醉于这淮阳八景之“柳湖渔唱”的曼妙美好中......看着岸边静泊的游艇,没有张扬起的三角帆,似乎在告诉我,这久远古老的脉络中,也要与时俱进。
龙湖水面方圆11平方公里,圩堤周长14公里,虽无烟波浩渺之旷远,也是一碧千顷那壮阔。由柳湖,东湖,南坛湖和弦歌湖串联贯通,因湖位于龙都而称龙湖,便顺理成章......。这湖既非天然形成,亦非人工所为,些许无心插柳,却为柳成荫奇观。古时因黄河泛滥,历代官民为保古城免遭水患,都在城外筑堤,每次洪水退去,泥沙淤积,渐渐抬高了城外地基,而堤内慢慢成洼,积水成泽。几千年来,这古老宛丘,便有一派江南水乡,那隽永清秀的斜风细雨。
离开了碧波荡漾的龙湖,走过那宽旷的湖滨广场,一条清滢滢的蔡河拦在那红墙前。墙内苍松翠柏,浓荫蔽天,烟气袅绕。跨过河上那座“渡善”石桥,迎面而来是太昊陵的午朝门。这历经过六百载风雨的斑驳,依然这般庄重威严。单檐歇山顶,洞开三门,两侧硬山式八字红墙拱卫,门匾高悬,中有“太昊陵”“午朝门”,两旁有“开天立极”四个大字耀眼。拾步踏垛而上,虽为浅浅五级三连,却有登临天阙之仰望,瞬时肃然起敬......。
入门后,肃穆森严,清寂宁谧,一墙之隔宛若两重天地。那笔直的石道,两旁虬劲的树干,都是千年的古柏。寒暑易节,忠实地守护着陵园岁老苍黄。林荫下,那一条小河如玉带飘落在绿茵草坪间,三座敞肩式的石桥,对应着午朝,东西天门,漫步而过,一时小桥流水韵味,轻轻漾起......。恍惚间,让人忘却了这里的古老和久远,流连于静心的美好中。
过了小桥,那便是穿堂式的“道仪门”......走过了古朴“先天门”,漫步而入庄严的“太极门”内,侧耳能闻两旁钟楼,鼓楼,时而鼓点激荡,时有钟声潆洄。香雾弥漫中,可见迎面而立的“统天殿”,气势轩昂,龙凤大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统天殿下金光闪闪的乾隆御笔;“宝笈渊源,名迹久传”八字龙飞凤舞,历代名人题匾尽皆“万姓同根”“人文始祖”“道天理地”“羲皇故都”等等褒扬溢美之辞,一时眼花缭乱,目不暇给。
统天殿内,供有太昊伏羲神像,一如耄耋老者慈祥可亲,又似惠泽万物的神灵威严可敬。匍匐在他脚下,是芸芸众生。香火烟雾袅绕间,有祈祷声音潆洄......听不清是祈求身康体健,时来运转,亦或财源滚滚。于我来说,不烧香,不求神,心底无尘清静自好......。绕过回廊厢房,后面就是“显仁殿”,这里供奉的是传说中抟泥造人的女娲,来到这里求神,多半是那些求子添丁的信女。走到太始门,穿过这重檐歇山式的高台城楼下的门洞,便是紫禁城内的太昊陵,巨型墓陵高出十寻,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周遭古柏参天,正前无字碑惹人遐想,据《淮阳县志》记载:碑文为“太昊伏羲氏之陵”,只因年久时深,日晒风化,字迹今以无从考证...坐落在周口市淮阳区西郊的太昊陵,俗称“大庙”,为纪念三皇之首伏羲氏而建的陵庙合一的古代大型建筑群落,以先天八卦数理兴建。全庙占地九百亩,建有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是古代宫殿式建筑群落的孤例,因而号称“天下第一陵”。太昊陵具有六千多年丰厚的历史积淀,从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起,进而影响了灿烂中华文化的伟大进步......。
从太昊陵出来,留意去“独秀园”游览一番。那里用植物造型的高超园艺,着实令人大吃一惊,也确实使人大开眼界。园中那青翠柏树,被造化成栩栩如生的飞禽动物,飞檐翘角的亭台楼阁。据问如此造景者,普天下仅此一处。闻过,不禁感叹太昊陵这泓天福地,人杰地灵......。
2021.6.5 游后随记于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天明锦江国际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