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于黄龙盛名来历有二,上古时,大禹治水有黄龙帮忙疏浚运输,事后则蛰居于岷山之麓,其为一说;另有传奇,古时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炼得道,飘然成仙,人们崇仰之,便以黄龙沟称谓,有古刹黄龙寺为证其为二说。这些,尽皆玄虚无端.....。其实,这雪宝顶主峰上小分岭处,那汩汩流淌,千年不竭的清泉。那富含着碳酸钙泉水的矿物沉淀,沧海桑田,集腋成裘,形成那淡黄色的钙华滩。远远望去,状若黄龙横卧山涧,这黄龙滩,这黄龙寺,皆为此而得名。
来过黄龙的人,无不为其绝世风华所倾情倾倒。而没来过黄龙的人,总是艳羡那绝美风采所倾慕倾心。我究竟属于来过,或数没来过.....既有来过的惊喜感叹,且有没来过的向往憧憬。这暮秋时节,故地重游的我,依旧浅浅悸动,浮想联翩,热切地追寻那人间瑶池的秋天童话......。
九黄深秋的初雪,连绵了两天。大清早一起,皑皑白雪已经把高原的崇山峻岭,包裹上厚厚的银色冬装,沿途素山如玉塑,原驰琼林间。从川主寺的清晨出发,穿越了百里冰封,一派北国风光。悄然间,如同幻景入迷曼妙,嫣然一笑间,轻易邂逅了冷逸凝艳的雪之童话。
缆车腾云驾雾般把我们送上那银装素裹的山顶,那静谧的山野,仿佛广寒天宫般寂寥。走在玉树琼枝间的栈道,游人们静悄悄地踩过厚厚的积雪,凝神屏气,似乎不敢声息,恐惊天上人阙.....。站在栈道远远望去,雪宝鼎早已隐匿于云雾之后,唯有漫山一片白茫茫。雾凇,雪挂,冰凌,凝霜,把山野装扮成黑白的水墨画韵,叹谓一幅唯美和浪漫的初冬的画卷。或有那黄龙寺的暖色,还有掩映在雪树琼枝间的层层彩池的冷色,点缀在银色的世界。气肃为凝,露结为霜,相遇有缘。秋山雪季的美色,一个“醉”字未等游始,让人早已阅尽一片奇幻的秋之雪缘,梦中童话.....。
走在雪气飘雾的栈道上,真是平步青云一般轻快。稍稍一段坡度,不经意间,也到了白雪覆漫的黄龙后寺前。这单檐歇山式的汉传佛教古刹,相传为明代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称雪山寺。黄墙灰瓦,古朴经典,皑皑积雪中,格外清寂宁静。虽没有那青翠群山簇拥,亦没有那玉璋参天的雪峰宝鼎衬托,雪中黄龙寺,也是山空水碧,飞阁流丹,一派仙逸神气。
......漫漫地拾级而上,那黄龙滩最大的“五彩池”悄然地展现在走过的身畔。这成千上百的彩池,顺山势层层叠叠镶嵌在林榛之间。大的或如方塘半亩,小的亦似圆盆咫尺。玲珑剔透,奢华富丽,酷似人间瑶池。五彩缤纷的池水,或是碧蓝明净,或是翠绿清澈;也有鹅黄流韵,亦有色如渥丹.....尽皆黄玉砌埂,凝脂镶边,犹如上天杰作,极致精雕细刻之美。
走过近岸的栈道,也许太过于平面。近观,意犹未尽,再上山坡观景环道远眺。登高一望,果然这边风景独好。对面巍峨山峰雪裹成玉翠屏风,漫天飘弥的雪花,如云雾缭绕,像极了缥缈仙境。山坡林间玉树琼枝,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天地。透过烟霞般的迷濛,唯独这色彩斐然的彩池,依旧碧蓝如玉。仿佛是上仙撒落的翡翠,为之点缀出宁谧素色中的灵动。
从五彩池畔顺坡往下走,回到了望龙台,再有轻松的一段下坡栈道,就到了黄龙中寺。寺前那片争艳彩池,那数不胜数的钙华积潭,像是仙人们耕作的一片彩色的梯田错落在雪山幻境。这六百多连片的钙华池子是黄龙沟第二大的彩池群,那一池池静水深浅各异,颜色纷呈。池岸上植物不同,影姿各异。有挺拔玉立的,也有冠丛簇拥的。间或着一抹翠绿,一缕澄黄,掩映过一池蔚蓝,一潭浅白。争妍斗艳。令人惊艳,而险些难以自持,一口气把一G内存杀光。
走过银树琼林间的淙淙流溪,那雪裹的“遇仙桥”下,你能遇见那黄龙真身。“金沙铺地”,这长达三里的坡状钙华滩横卧在海拔三千多的高山中。那隆起的坡面,披满了金黄的鳞片,之中突出的脊状犹如龙的脊背。若有阳光霞色的映照,远看宛然一条披着金光的黄色巨龙腾越而起.....。可想而知,也许这就是黄龙这来历的真相。走到这巨龙摆尾的陡崖边,侧看眼前,千顷碧流飞泻而出,白色的水花犹如无数珍珠溅落,惹人惊叹的是“飞瀑流辉”。落瀑下,你遐思着那圣洁的久远,脉脉有情于“洗身洞”的净心涤魂。雪岚缭绕,山色空濛,我足以醉迷于迎宾彩池的七色斑斓.....。
出了黄龙山门,刚刚午后而已。那浓雾散开的云隙似天窗一般,竟然露出雪宝顶那银光闪闪的角岭刃脊,仿佛是雪山老人与我们的依依惜别.....。
2020.10.22 游后随作于 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龙钦云顶大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