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汇龙潭,并不是一处典型江南园林,或许它的精致园艺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它的幽静园景有相得映彰之巧,还是被誉为上海滩上著名的园林之一。游秋霞圃,再来汇龙潭,你会觉得相比于江南闻名的那些精巧婉约园林,犹如出落得雅丽娟秀的小家碧玉。而这亦古亦今的汇龙潭,更像那一位健美成熟的徐娘,亦是风韵万般。它的好处,一方闹中取静,一簇浓郁的绿荫给城市点缀春意......。
之所谓回龙潭,当有寄寓之深长。那是流经州桥老街的横沥河,新渠,野奴泾,唐家浜和南杨树浜五条小河,盘绕交汇于此,疏浚成潭。蜿蜒曲迴的河流犹如五条游龙缠绕,潭中有一小山丘堆砌水上,应奎山四周绿水映衬,恰似一颗明珠镶嵌碧潭当中。自古被誉为五龙戏珠之风水之地,绿荫疏影山林风光之境,自然幽静。明末以来,四百多载经年流淌,人们循明古地古迹陆续建起那些秀雅清丽的江南古典小筑,自成一派文韵格调。依清原生原态逐渐植树种草养花吟鸟筑巢,变成半城清雅幽境。至民初时,汇龙潭,应奎山,孔庙一带风光秀美之处,辟为公共游览的“奎山公园”。......抗战胜利时,其偌大一处景致秀美园林,毁坏殆尽,荡然无存。
七十年代,汇龙潭公园开始逐步恢复重葺,整治扩建。时至今日,园中不仅规制有致,且成格局。南边有应奎山和汇龙潭构成的山水自然风光,若登奎山顶上凌云阁,俯瞰四周水光潋滟。池畔魁星阁重楼飞檐,四宜亭榭曲桥倒影映景,隔水相望孔庙牌坊历历在目.....。北部是姑苏庭院格局,江南园林意境。楼阁亭榭,假山叠石,古朴典雅清秀文彬。荷塘清趣,绿荫幽静,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一派乡野清逸。穿越古今,同曲同工恍惚有昔景重现,匠心可鉴.....。
贴着塔城路的车水马龙,沿一路市井喧闹,走进汇龙潭的临街西门。一脚前后,恍如隔世。满眼翠绿,漫野清幽,好些竹影,几声鸟语,一袭潺潺流淌水声。.....古木新绿相间,奇花异草相映,好似一份佛系禅心之境界。林荫翠影下,小河溪水盘绕,亦可荡舟摇船,一时水乡画意光景。亭台楼阁中,优享片刻闲坐,若吟赋唱腔,几番古邦诗情日子。这一片镌刻了四百载年轮,依然绿荫盎然的园林,就像是嘉定古城的绿肺,滋润了小城那一份不尽的娴静清雅。
......走近那绿茵如毯的大草坪,观赏这翘角飞檐,朱漆饰金,极尽奢华瑰丽的打唱台,似能听得清曲昆腔余音绕梁。顺道而下,瞻仰那高高伫立的抗清二先生纪念碑,可知这宁静之下曾经澎湃过热血英气。那“潭水泛赤”的传说,小刀会将士的刚强至今令人感慨动容.....。汇龙潭园中,历史文化古迹很多,那些宋元,明清的石亭,石塔,石桥,植入园林之中,平添了几多古意古韵。畅观楼,怡安堂,缀华堂等等那些古建,串连起古今间多少怀古幽思,往事烟云。
穿过那些粉墙白壁,走进那曲径通幽处。这精致的庭园中,文韵秀雅,艺味清丽,仿古寓情,妙意峭境。芭蕉小院,翠篁阁,波影榭畔闻鸟语,碧荷池水映莲。一番别景在心头,不知所云亦云.....,我想采颉一幅楹联画景喻之:流水板桥游去群鱼知乐意,茂林修竹飞来小鸟可亲人。
从文昌阁楼下弹硌石径出园,横沥河两岸,一川烟柳,半里月波。跨过那宋时的宾兴古桥,清嘉靖年间重修时,改名“青云桥”。寄寓足踩飞虹,平步青云,便进了“兴贤”牌坊下孔庙甬道。那七十二贤徒般的雕石狮子,苍黄古老,沉苔斑驳,却依旧忠实虔诚地守望着万世师表。两旁古柏参天,浓荫密罩,静穆宁谧,温良文彬,浅浅几步似有不少文雅沾染,书香浸渍.....。
毗邻汇龙潭而坐落于横沥河畔的嘉定孔庙,又名学宫。始建于宋嘉定十二年,迄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其“规制崇宏,甲于他邑”,堪称吴中第一。开启教化之邦肇端,兴起嘉定文风日渐盛行,令人叹为观止.....。游览孔庙亦是免费,那必不可少一瞻为敬。景点不大,却景色宜人。游人不多,可少了些许喧嚣。轻轻地走进棂星门内,拾步而过那一泓泮池的三座石桥,便是“宫墙万仞”的大成门。入内后豁然开阔,那重檐歇山,飞檐翘角的大成殿庄严雄威坐落中轴,两边厢房,已辟为中国古代科举博物馆。那山湖书院原址上,仿造的贡院考场里,有彩塑蜡像栩栩如生,冥思苦想,伏案疾书,我都不忍声响丁点,生怕轻扰到他们的专心致志.....。触景生情,仿佛回想到那些寒窗苦读的岁月,那些含辛茹苦的时光。离开时,不知何故,也是一丝丝莫名的怅然伤感.....。
2019.8.29 游后随写于 上海市嘉定新城易佰良品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