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那月牙般的媚眼,纯澈的眸光脉脉含情地守望,永不断续的秋波,似乎见识过世事太多的艰辛。那鸣沙般低迴的吟唱,娓娓动听地诉说着,毫无倦意的情话,仿佛歌尽了岁月静好。也许这鸣沙山和月牙泉相依千年的美丽传说,只是一则动人的故事。当鸣沙月牙那真真切切地依偎缠绵在眼前,那亘古沙不掩泉,泉不涸竭的神妙,再不是虚构传奇,而天下传颂丝路奇观......。
在敦煌市区,远远就看得到那线条优美的沙山,阳光照射下闪烁金色的光芒,山脊就像一条飘柔的绸带,连接着蓝色的天际。那阴暗阳明的沙山投影,远眺如瀚海鼓浪,金波迤逦,大漠旷野之上,显一派妙趣无尽......。虽已夕阳西下,走近沙山依旧热浪扑面,夹杂着成百上千“沙漠之舟”排泄的腥臊气味,猝不及防令人一时喘不过气来。
我们登上了驼峰坐骑,排成一队随驼铃叮当缓缓走上沙山。在沙子的海洋上踏浪,深一步,浅一脚晃悠着,看那沙子晶莹闪亮,柔软细腻。无意间,发现这处沙子竟有色彩斑斓,紫红黄白黑,五色相间,奇妙奇特。风不时在山坳间轻轻地卷起一缕旋风,飞扬的沙尘如晚炊的轻烟,那“大漠孤烟直”的千古绝唱,竟然有此真实意境。渐行渐远去了,几时飞沙扬尘中,仿佛有淡淡烽火连营的历史背影,隐隐汉关秦月的边塞诗韵。
且行且吟,登上沙山听风响沙,时而有千军万马嘶鸣的回声,时而是百曲千声和弦的交响。闭目遐思中,自解这鸣沙奇特缘由,绝非通常所言风吹震动,或砂砾滑落那么简单,亦非那气流旋转,形成“空竹”效应那样玄虚。莫非有那传说中未曾消逝的疆场厮杀回声,亦或是诗人已经远去的悲鸣余音......。鸣沙山,大漠之奇,瀚海之谜。
自古就有“清泉不融流沙,流沙避之清泉”之说法,可在敦煌这大漠中,偏偏这貌似水火不相容的流沙和清泉,情同骨肉,相守相依。从古至今,这“鸣沙抱月,泉润流沙”的奇景,便倾倒多少游人名仕,留下过无数赞叹和佳阙。“月牙鸣沙”,凝结千年丝路绽放一朵不败奇葩。
站在沙山顶上,虽无高耸云端的奇伟,亦非险峻磅礴的情势。眺望四周,跃然一派苍茫风光,逶迤景象。俯瞰沙山坳里,环绕一处低洼之地,几株绿柳,几丛青苇,几橼黄檐,竟积一潭清泉如月。远看,一蓦湖光山色,楼阁塔影,恍惚一处瀚海绿洲,世外仙境。这闻名于世的“月牙泉”,宛若一弯新月的眼角,闪烁着狡黠的目光,无声地讲述着这碧绿和金黄的诗意。那清澈的月牙,用这微不足道的水份,描画出那沧海一粟盈千累万的伟力.....。
向往这自然的巧妙,走近这神话的奇美。这眼前一泓浅池,长不过三百米,宽不盈五十米。清澈潋滟,灿若明月,清净宁静,亮如银镜。静卧于荒漠之中,爆嗮于烈日蒸笼之下,千年不涸,荡漾着芳心的涟漪。无论是沙尘狂飙,抑或狂风撕裂,百载不竭,洋溢着灵动的生趣。驻足池畔,你仿佛能感受那久旱逢甘霖的滋养,那是荒芜心灵里如何令人惊喜的清凉。
眼前的沙山逼仄突兀,它那赤裸而滚烫的热情令心生惧,仿佛瀚海的热浪随时能把人吞没。那一种汹涌的气势扑来,那一股浩荡力量撞来,你顿时感悟积沙成塔的粗粝,积少成多的威猛。都说鸣沙山是一位勇猛的壮士,却处处流露出这般的侠骨柔情,无论是那些飘逸的山脊,还是那些优柔的胴体,在柔和的夕光下,轻易使人迷惑致幻不时想入非非......。
相对于怀抱中的月牙泉,鸣沙山真就壮得如汉子般粗犷。那一宛新月般的清泉,就像弱不禁风,凄楚哀婉的美人。偌大的沙漠,在这小小泉眼前,显得如此拘谨胆怯,恰似自然的巧妙造化。苍莽与弱小,壮阔与秀气,粗野与柔雅,恰成对照,相得映彰。人们难解这千年鸣沙之谜,难了在百载泉沙共存之惑,于是就天作奇观编了很多故事,流传了好些传说。也许那声情并茂的讲述,这相依千年的美丽爱情,更能诠释那天长地久的新涵义。或许那伶牙俐齿的海吹,那年王母娘娘赴瑶池蟠桃会,途中掉落宝镜化泉的故事更动听......。无须去评说哪一款最真,只要鸣沙月泉真真切切在那相守,就没有什么童话的幻境,也没有怎样海市蜃楼。再一次离开时,我相信那天长地久无时了的词意,也留下对天长地久有朝尽的隐忧......。
2018.6.1 游后随写于 甘肃省酒泉敦煌市天都大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