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重上云中郭亮村,依旧是那一份肃然的敬意,那一份凝重的感动。五载光阴一晃而过,只是心中那些牵绊依依,那些念想恋恋。无论是你那动人的精神传奇,你那峻峭的山川景色,你那淳朴的乡村民风......还有那世上最值赞叹的“挂壁长廊”。自从那年柿子红时匆匆一见,那太行秋色漂染的一缕乡愁,便无时不潆绕于,我那追寻百度千里的梦想中......。
自打少小时,早就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总觉得那是虚拟杜撰的神话传说。当真穿行在绝壁千仞,悬崖百丈的郭亮洞里。闪念间,你就会颠覆自己,这已不是什么神话,也不是什么传说。这愚公移山就是活生生的一群人,一群不畏艰难,无惧困苦的太行山里人。再次走在“挂壁长廊”中,还是抵挡不住感慨,又一次次被这般壮举所深深震撼着。看着一个个天窗外蒙太奇般的美丽景色,欣赏到更多郭亮人,追求愈来愈美好的生活憧憬......。
出了隧道后,往上走几步,有一处水景称“天池”。倒影在水中的巨大岩壁,镌刻着鲜红的大字“中华影视第一村”。这个隐匿在太行深处,海拔1700绝壁上的山村,因大山阻隔,宛若世外,鲜为人知。当年一部烂电影《举起手来》,把它的名气推搡得火了起来。与其是影视带红了郭亮,倒不如说,郭亮孕育出许多的优秀影视作品。那《清凉寺的钟声》,《走出地平线》,《战争的角落》......还有《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等。四十多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材取景。
不信,看看电影人留下的石刻铭记:太行深处的郭亮村化为影片中的乳泉村,我们曾在这里度过盛夏深秋,和村里的父老乡亲结下深厚的友谊。美丽的山村,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站在村口这块巨壁上的观景台,凭栏眺望。两边快斧剁开似的峡谷,奇险峻峭,山谷里开遍了春风里的桃花,杏花,黄澄澄的连翘花。把这刚毅坚强的太行汉子,打扮成俊俏万般的待嫁山姑......想当年,那些开山的勇士们,也曾用这样的心情欣赏过眼前的春色?
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在我们住宿的崖上人家里,看了墙上挂着的一组老照片,真实地展现当年支书申明信带领村民开山凿洞情景。虽然黑白相间灰暗发涩,从浸渍了岁月的苍黄中,分明能看到洋溢在脸上的是多么阳光,那种发自内心的乐观显而易见......。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令这十三位英雄怀揣着美丽的心情坚持了五年,用肉体人手打烂了四千把大锤,磨灭了十二吨钢钎。从此,他们改变了贫困的面貌。如今成了一派繁花似锦的郭亮景象。
“崖上人家”的屋前有一天然的观景台,俯瞰岙底渺茫,山花掩映的挂壁公路似玉带,飘落在漫坡的一片新绿上。遥看前川峭壁,那长廊随山势盘绕而上,如游龙蜿蜒于山中,时隐时现。赞叹这被誉“世间奇迹”的绝景,不由从心底感念那些当年的勇士们。他们“当代愚公移山”的壮举,能让今天的我们潇洒自在欣赏这太行美景,万仙绝色......。
走过横跨于红石峡的大石拱桥,那抗日烽火锤炼的本色,已成了显眼的景点,只是旁边修了偌大的停车场。那原是一涧溪流潺潺的浅沟,被填造成美食休闲街。那个虽也修得崭新的山神庙亦不见了香火。也不知是山泉绕村流的意味,还是灯红酒绿的气氛,那个更好?我在这些改变中,努力地寻找着,那五年前熟悉的那种质朴,那份原本......。
依山顺势往村里去,复行数十步,果然眼前一亮。有石墙夹巷,石径往来交通,忽鸡犬相闻,石屋岩舍俨然,还出一片山村宁静。探访于这奇特的石质王国,一切显得格外朴实纯厚。游荡在小小的古旧角落,沉浸于太行红石堆砌起的氛围。多想在晨起听雄鸡报晓,也想在夜晚里若有风雨声,靠在摆动的油灯下,听乡亲唠叨......。那被温暖的心,不再四处漂泊,总算回家了。
郭亮山村,一颗镶嵌太行的明珠。本不想提笔,因为太多的感动和敬意,实在忍不住,便以潦潦几段,亦作且行且吟吧......。
2016.3.28 重游是夜,写于河南新乡辉县沙窑乡郭亮村崖上人家客栈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