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消遣了一个下午时光,太阳已有些许西斜的时分,我们逃脱似地离开了喧嚣的街市。沿着最美的环海路线,寻找一处不经惊扰的园地,怡然自得地独享洱海日落的缱绻。让一份散淡的心情,将洱水的碧漾,唱成一曲醇酒般浓香的渔歌,跌落在水一方......。东湖村,一个没有修饰过,有滋有味的白族小渔村,使人内心的感动流连在海畔温软的黄昏。
其实,沿洱海湖滨有座落了许许多多白族风情的渔村。当下是依然扬一片风起而动的白帆,眼前仍照旧点燃一盏明暗忽闪的渔火。一段段愁肠百结的渔歌唱出了口,便是日出撒网,日暮下钓,日复一日,连年有鱼地过着纯朴而平静的耕海生活......。以至今海边的人们,口口相传着那“洱海月”的动人传说:那天宫仙女的宝镜,在海底放着光芒,照亮了世世代代的渔家人。
我们出了双廊镇向东,沿湖滨环线与洱海相随一路,水中排排丑柳摇曳生姿。把画幅上过多的留白勾勒,煞时有了层次。过了红山本主庙,又过了北海观音阁,穿下村,绕东马......。夕阳悄悄收敛了高原紫外的炙热,柔柔的光线倾泻在渔村袅起炊烟上,一束束光芒把白墙灰瓦,氤氲出一派世外田园的闲适。
貌不惊人的东湖渔村,蓦然就闯入了我的眼底。这里散发出一种别样的玩味,似有隔世的纯朴宁静,也有俗世的逍遥自在。这个居于洱岸水畔,门对青苍的白族小渔村,典型的民俗,独特的风情,一眼就平添了许多古韵和诗意。
暮天中远眺银苍,黛色愈来愈浓。晚霞下近看玉洱,金光越远越亮。村旁田坝子里的蚕豆秧苗,恣意长出厚而柔软的绿意,被高原的明媚阳光调和得分外丰腴。初冬的季节,古老的村落,与山水一道浓情写意,勃发了丝丝的生机和新意。苍洱之间,天地欢娱颠覆了绝大多数人那无尽寒意的想象......。
蛰伏在万顷洱水江尾的东湖村,隶属大理市上关镇境内一个典型的白族村落。这里远离闹市近百里,似乎有些静僻孤寂。掠过鳞光闪闪的湖水,傍着水天相接处的白族人家,世代以渔为生,近代而以耕为辅。几百年来,洱水温润的几十户族人,依着村口那枝繁叶茂的大青树,固执地守护着那属于久远文化的昔日旧梦。
驻足在村口,那上关的风吹来,空中弥漫了浓郁的渔村特有气味。那是洱海虾米和高原阳光融合的味道。那屋顶,一滩滩是已融化的阳光。那埕前,一摊摊是还灼眼的银鱼。这种沾惹在味蕾上的味道,曾经是那么熟悉的记忆。刹那间,有陌生的恍惚,尔后是心动的油然。
村前的一片湖滩,沟汊交纵。滩涂上蒹葭采采,芳草萋萋,那败落的小庙孤零地伫立在河洲之上,遒劲的古榕相伴在旁,傍晚时光把它渲染得好些沧桑感。啾啁之声不绝于耳,那一拨拨归林的倦鸟低旋回盘......。直通海子的水道,不时有渔舟返港,原来村前这洼水塘系泊许多白族渔家的蚱蜢渔舟。自古至今,这不起眼的水洼,便是洱海一处古老的渔港。神思恍惚间,好似回到了童年,那是故乡一爿野渡。
天色愈见暗沉了,我们一伙长枪短炮还在狂轰滥炸,引来那些朴实的乡民好奇地围了上来,瞧个新鲜。他们怎么也不会明白,眼前这湾野性的海子竟然有这般魅惑。不过就是水很清,清得“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还有那些海菜幽长翠绿,菱角茭白脆甜,湿地草海芳菲纷繁。也不知这海中的鱼虾螺丝,还能残余千年前的野味......难道仅这十足的野逸,会是千里迢迢而来的远客们,尽情收入眼中的一道妙趣景致?
这时,一位白族阿婆撑开了满海的落霞,溢出一汪汪涟漪轻弄的桨声,像是谁在浅浅地唱着渔光小曲。倏地,就醉了一群群贼精,也醉了渔村的一个个傍晚......。
2015.12.5 写于云南省大理州下关双廊镇“海景别院”客栈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