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曾经一部经典老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珍藏了儿时那一份纯色的记忆。那片中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看那汾河的水啊,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歌词似故乡小河情深依稀,一直萦绕在梦里。时隔数十年,果真探访汾河源头,虽说不是思源寻根,亦有一番激动难抑。抬眼“汾源阁”,了却了久绊于心的情思,还有那一份莫名的“乡愁”。
《山海经》有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发源于山西宁武县楼子山下雷鸣寺泉,蜿蜒于八百里的汾河,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孕育了五千年三晋文明。这条流经山西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滋润了半壁表里山河,历来被喻为山西人的母亲河。
在山杏花开满原野的季节,独至汾源胜地寻情。五月的天格外湛蓝,心底不禁哼起那熟悉的曲调,顿时那哗啦啦的汾河水,恰似一股清流淌过,漾起浅浅的暖意......。
沿着湖畔林荫,寻到汾源阁下。凝望这“三晋第一泉”从水母殿中的石缝涌出,泄玉溅珠似流入池中,清澈见底。此时,澄明的方塘,像母亲明亮的眸子,倒影着万家灯火,映照了千缕炊烟。此刻,碧透的清泉,像母亲甘甜的乳汁,滋养苍生,繁衍万物。此情,我懂了,怎么是“饮水思源”一份深意。
自早汾水源头便是风光之地,“杂树交阴,云垂烟接,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古人赞叹不已,“薄一溪灌注千里,三晋第一胜境也”,不愧一派秀色旖旎。
虽屡遭毁损,几经近年大力整治修葺,景区已焕然一新,重绽动人风采。源头活水注入鱼湖,水面静静,波澜不惊。波光下草影摇曳,恍如“平泉八丈琉璃盆”。塘中套池,传说明代傅山先生曾于此洗墨,而蜚名古今。傍鱼湖而秀拔,山形似笔架,平添几分文化气息。这处“汾源灵沼”,大概算是三晋大地最清澈一泓清泉,难怪宁武人心目中都视正源为神浆圣水。
拾级一百零八台阶,直达楼子山顶魁星阁,立碑前“点笔青云”,极目天舒。返山腰雷鸣禅寺,金碧辉煌。满庭香火袅娜,似有绕梁余音,喃喃妮妮地诉说无边岁月的故事。虽无雷鸣震荡,然汩汩轻吟,细弱而清晰,倾心听来这声好生亲切......。
宁武县城往东三十公里,就进管涔后山东寨镇境。这是神奇的一方宝地,那百里林海,一片青黛迷眼。这千顷草甸,一幅风光撩人。高处奇峰嶙峋,岌岌接云。低坳水洼遍布,点点撒星。只身投影在清净幽境中,仿佛自己也走入《绿野仙踪》的童话里。
沿着景区徒步栈道向西,约五里地。便见天下一品奇观“支锅石”,形成之诡,至今仍謎。据说是台骀当年治水时留下的遗迹。这历史上第一位治水英雄,其千秋功绩神化成奇观,而万载不垮。如此神话一说,顿时,满腹狐疑消弥。
汾河水哗啦啦,从北流到南,想起多少驰骋沙场的良将,记得多少捭阖商海的晋贾。一掬汾源水,看它从北流到南,可忆几回古史今事,亦念几回沧桑巨变......于是,似乎又有新梦开始了。
2015.5.7 游后记于山西省忻州宁武县宁武宾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