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有好几座药王山,仅铜川耀州医圣故乡的这处,算得正源其宗。耀县县城东门外,五峰拱环的小山,唐时称北五台山。后因药王孙思邈曾隐居山中,遂改名药王山。人们在山上修庙,建殿,立碑,从此便成医宗圣地,八方来贺。为表达故乡人民对孙思邈的崇敬和怀念,每年二月二庙会,以朝山拜圣,成千年传承之一方民俗。
早些年,药王山的民俗庙会,万人空巷,倾城出动,可是远近出了名的热闹。清代有诗:“曼衍鱼龙百场戏,春人来去纷如织”,描述其盛况空前。今年连绵的春雨,浇得场面冷清了许多......。我至山门时,细雨霏霏,只有不多的香客陆续上山。
远远眺望山峦,烟雨迷濛,绿树丛中,可见庙宇飞檐走角,依岩而建。翠柏苍松间,似有一片神气仙岚笼盖,不禁涌出心底些许的肃敬......。
山虽不大,群山叠嶂,远望亦一片锦绣。山且不高,危岩挺拔,近看似几分险峻。沿石径拾级而上,缓步间,仿佛能听宗山古往今来的历史诉说。伫立“洗药池”畔,静思时,如若能阅药王妙手回春的美谈奇闻。看“虎守杏林”碧了枝头,已是春风繁花。读着医圣留下的碑迹,古意中透出凝重,触摸到是一代仁医的仁心仁术。
这里的每一处,都显出博大精深。每一方,亦表明大医精诚。感受到药王“医济当时,传方万世”的传奇,穿殿登堂,拜谒瞻仰。迎仙风拂拂,恍然有真神相识......。
在中华医学浩瀚的云河长空,孙思邈无疑是那极为闪亮耀眼的明星。这位唐代最为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出生在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自幼聪颖洞达,敏慧博记。因从小体弱多病,便立志以医为业,悬壶济世。刻苦研习歧黄之术,虽成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大家。他却一生淡泊,不慕名利。堪喻“道洽古今,智园行方”典范,根深植于历史沃土中,心系人民而尊受世代敬仰。
走出药王大殿回望天门,巍峨雄伟,依山而立,如空中楼阁。只是浅浅一走,已被这深深的历史厚重精神所侵染。似乎是文化浓郁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顺着山径往神奇摩崖,幽静中,听林中鸟鸣,松涛云吟。于“醉翁石”一卧,陶醉在山色美景。从“云山揽胜”处,惊叹烟岚轻缭,仿佛有神来之笔。一处处松柏交相辉映,一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绿荫掩映深处,坐落一座红墙碧瓦的宫殿。原来洞藏了药王山的瑰宝,当地人称“摸摸爷”的石刻造像。其雕功细腻,形神兼备,极具艺术价值。药王山,充满了无数古老传说,飘逸着许多淳朴民俗。每一处山崖都值留神,每一株翠柏亦需在意。从中能令人神往古人的智慧和豁达,从中可使人感慨先贤的坚韧与勤勉。
复登南庵,沉浸在静应寺的元代壁画里,与古人漫步在艺术长河。游于手植柏下,吸吮着古朴的气息,享受天人合一的至美境界......游一回药王山,也是这般意味深长。
2015.3.29 落笔于陕西省铜川市新区正阳国际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