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始建于北宋末年,虽偏居山乡一隅。却秉承了勤耕苦读之风,村里人才辈出,声名极盛,亦称“山中邹鲁”。当地指山溪为“坑”,这古风十足的儒雅之地,秉朱子之礼而称“理学渊源”。遂起村名:理坑。沿一流清溪构筑,村落嵌于锦山秀谷中,松荫竹影掩映黛瓦粉墙,古色古香。村位江西婺源西北,古属徽州,是一处蕴藉浓厚徽派文化的遗存。
正午时分,春天的太阳还是把地上烤出一阵阵蒸腾的热气。火烧火燎走进理坑,眼前是这么恬静。那些深巷的尽头,虽没有丁香般姑娘飘过的身影。但在每一条老巷口凝望,仿佛也有旧时光潺潺,总是别有一番风味......。那位“天官上卿”门褴上坐着的老人,目光默默地注视巷道那青光可鉴的石板,似乎这能看到几代人的印迹。
烈日下,那些马头墙素颜朝天,淡雅中依旧可以窥视曾经的显赫。雕花的屋檐边,飘散的或是当年奢华的味道。不知“云溪别墅”是红袖添香,翠帘初卷,还是十里杏花红否?沿着一条条曲巷悠悠地走着,一直走进那些被掩埋的旧事辉煌......。
这些高墙深宅,镂空雕花,曾何几时多少笙歌升平。这些花窗画棂,难料几会还能透出秉烛夜读的身影......。虽残驳败落,仍不乏气派和温雅。触摸这流苔沉绿的粉墙,那些逝去的故事,似是滑过指尖依然有孜孜的书卷气。
出自这里的名仕,至今听来也能震耳发聩。小小的理坑,七品以上官宦36人,贵至吏部,工部尚书,可见显赫。文人学士92人,仅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就有五部七十八卷,堪称书生之乡。村中保留着明代“尚书第”,“司马第”,“驾睦堂”等官宅多处。那花园式“云溪别墅”,园林式的“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洋洋大观。实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博览园。
“溪山拱秀”,你可赞叹这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杰。“笔峰兆汉”,崇尚儒学正统,文脉源源不断.....。。
在阳光照耀下,那金灿灿的黄花簇拥着清溪,静静流淌受宠不惊。横卧在水上的一座座古桥,如桥上晒日的老者神闲气定。山清如黛,水流无声。几分婉约,几分静美,宛如一幅山居风情画.....。。
这些飞檐走脊,渗透出是浓浓的历史情思。那些默默破旧着的深院古宅,还能保留当年的几丝寄怀和抒臆。只是对仗工整的门联,清晰看到文风浓厚的印记。那份清趣,那份雅致,寻到就是曾经家园的感觉。
多少匆匆寻来的脚步,似乎已经惊扰,尘封已久的历史。角落里混浊的气味,已经不再清纯和亲切。理坑,还能守住你这份清高的品质......?
2014.3.25 随笔于江西省上饶婺源县金庭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