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静静的遂宁”,这城市的主题词。似乎是感染了我,看那宽旷涪江静若处子,连一丝波纹也没有。那灵泉丛林里,就是几声虫啾也显清脆。即使在嘈杂的车流人潮中,仿佛也有“闹中取静”的意味......。初进小城,直给了一种绿意清幽的舒爽。那清流洗心,宁静而澄澈,宛若融入梵界,观音怀抱。
如今走入灵山秀水之地,聆听声声悦人的梵音。心中少了些浮躁,却多了几分宁静。方知灵泉山寺原是观音故里,顿生几许庄重。真是“千载灵泉古道场,唐朝名胜冠诸方”。那缥缈的梵音袅袅不绝于耳,似薄雾悠悠而来。幡然间,洗却了一身杂念和凡尘,滋润了心灵,滋养了性情......。。
四山藏寺,群峰壁立。灵泉山簇拥着上下灵泉寺,宏伟壮观,古朴端庄。山间满目葱郁,绿荫翳日。仿佛从叶隙间漏下的阳光,也变得绿意盈盈,清寂恬静。这观音故里,天生就这般素洁清净,温文优雅。
拾级在沉绿的石阶,恍若徜徉在醉人的馨香花道中。微微的风轻轻地,轻轻的叶微微地,一摆一摆地扇动。让人陶然,而一见倾心。
从山麓到巅顶,古木参天,意境清幽。细数那“观音柏”“关刀柏”“飞虹柏”,一株株,都蕴藏着一个个美丽动听的传说......那依山而建的寺宇,飞檐走角,气势如虹。正如诗云:森森松柏填云谷,隐隐楼台入翠微。
漫步于林间,似是嗅到满山翰墨流香。如影随形,如是一道千年不散的文脉。在紫烟缭绕中,拜读苏东坡,黄庭坚,杨慎......以至于林则徐等留下的题词文章,书迹墨宝,如与古人临窗对话。以往多少名人雅士,亲临灵泉叩佛问禅。留有无数传世佳作,把观音故里描绘出一层层的斑斓色彩。积淀厚重的观音文化,至今如清泉,依然色碧甘甜。
灵泉山顶那造势欲飞的观音阁,内立观音金身塑像庄严肃穆。传闻中观音眨眼的情景,增添了几多的亲近。更深地感应她的仁心禅意。恍然之间,呼之欲出。
灵泉山,虽高不过百米。伫立在浅丘河滩,却是那般巍然,可谓“一览众山小”。这山,似得一份格外的清静。若观音心素如简,诠释了独有的文化特质。
古今流传在坊间的民谣:“观音菩萨三姐妹,大姐修行在灵泉,二姐修行在广德,惟有三姐修得远,远在南海普陀寺”。那些“火烧白雀寺”“观音三姐妹”等民间故事,还有山上那些与“三”有关的奇特景物,巧妙地描叙观音的身世,印证了“观音在遂宁”是这般天衣无缝。灵泉寺,最早的民间观音道场。自隋朝开皇建寺,每逢观音诞辰日,四面八方,万人朝拜。一种习俗传承千秋,延续百年。
这静谧中,呼吸着观音文化深邃的气息,抑或已消去尘杂。不仅心静了,且了得是一番心境......。
2013.4.22 落笔于四川遂宁市遂州假日大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