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不期而遇的那场雪(三则)

标签:
杂谈 |
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也许是来得迟了些。但是似乎比往年来得更大些,这是五十年一遇,兆丰呈祥的瑞雪。不经意间,撞开被寒意锁闭的心扉……。
这是不期而遇的一份惊喜,带来了许多的感动,至今还在深处微澜荡漾……。
上周三,全省的一个会议在武夷山召开,赴会路程,从闽南至闽北。一路阴雨霏霏,及至崇安城外。甫夜,天已暗沉。灯光中的雨滴,恍然间变成漫天飞舞的雪絮。如天女轻捻落花般,飘在车窗上,绽开了朵朵晶莹的美丽雪花。在黑暗中不断变幻着光灿的惊艳,挑逗那颗郁抑的心,敞开了一扇鲜亮窗棂。
是夜,雪意连绵。萧瑟的清晨,青葱翠绿的闽北,群峦披上了素妆。原驰腊象,山舞银蛇,好一派北国风光,仿佛是在梦里幻里的冰雪童话中。
须晴日,看那银装素裹,雪霁山川分外妖娆。一片雪景惹得满怀情思,留下了绵长醇厚的情味,慢慢地品暖了整个冬季。
下梅古村听水韵
武夷山下,下梅村小桥流水的古朴风貌依然完好。山护村落,水养邑人,闽北最早兴起的茶市。梅溪流经古村,涵养茶商水道,孕育万里茶路。朱熹游赏时,曾写下“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的诗句赞美,可见下梅村不一般的名气……。
史称,下梅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其万里茶路经晋商运作,一直延伸至俄罗斯的恰克图城。其茶路是何等的宏阔前景,可见一斑。
独树一帜的武夷岩茶,一到春天,便满村满落地飘弥了新茶的清香。坐在傍水街廊的“美人俈”上,任茗香薰陶心神。凭栏发呆地眺望溪上竹筏,能把人销蚀得身酥心软,魂不守舍。
行走了千年的古镇遗梦,在浓厚的情致中,谁都能细细地体会出恬淡中的无尽快意。一座下梅古村,外观古朴,乡土气息浓郁。那浆声灯影里的忱水人家,青石桥畔浣衣村姑。像一幅浓墨淡彩随笔韵晕染开了,浸淫在山水画中。
藏在大山深处的水乡,随交通建设日益发达。以梅溪为主要运力的下梅水路,已成过去了。那种日出夜进百余竹筏,万商云集拥堵码头的繁荣景象,只是留在了当今的美好回忆。
跨越了时光的羁绊,如同穿梭在山水画廊中,随之亦然。时至今日,一座下梅水乡古村。依然有着道不尽的风清水韵,还是有那说不完的诗情画意……。
雪虽停了,入夜时是寒气入骨。冷风凛冽,吹上脸颊,体验到了山水实景的真切。哦,有了《印象大红袍》。
夜空中,光影把武夷山勾勒成一幅美仑美奂的幻境。那飞红滴翠的七彩霓虹,驱光弄影地从不同角度诠释山水之秀,文化之灵。那轻歌曼舞的八音乐律,荒诞灰谐地用不同方式演绎山水之灵,文化之奇。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天地人,山水茶浑然一体,物我两忘。仿佛达到无我无邪的意境,任思绪徜徉在这山水之间。
只见月满空山,满水棹歌。电影动静,跌宕起伏,诉说着那段流传几百年的传说。把大王和玉女动人的爱情故事,凝结成坚如磐石的永恒见证。把凄美和浪漫写满了这多情的山水之上。哦,《印象大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