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瘦西湖 宛若画中游(外一篇)

标签:
杂谈 |
春的暖阳,并没有透过窗台的纱幔折射着明快的色调,只有嘀嘀嗒嗒的雨点声,打在心头,别有了一番滋味……。
烟雨四月,柳绿桃红,满城飞花,带着雨丝的柔情,瘦西湖扭动婀娜的身段,像邻家小女风韵万种,带你入画游春。
江南水乡的温柔和细腻,渗入了岁月的痕迹,把走得太快的脚步放慢,留下更多的开怀,寻找那一抹最让人心醉的新绿,亲舔一下那几枝探头的嫣红,找回久违的幸福所隐含的那份雅致。
春色从裏满花香的湖畔漫漫漾漾地散开……。新柳纤枝轻扬,一派如烟似水的柔媚,春光愈发浓郁。烟雨中,飘弥着诗意,微茫破雾,暧昧晦涩,却有几许情趣,仿佛走进文人墨客笔下水墨画的淡雅中,满身都洒泼了沁人的江南春韵。
好雨时节,春雨渲染的景色格外迷人,那夭桃洗得红艳夺目,将烟柳染得碧绿怡心,花光水影,娇艳欲滴……。这时花儿色最真,味儿最香。
在一株株粉红、艳红、纯白间点缀柳条丝丝。微风拂过,片片落英飞舞,纷扬在霏霏细雨里,即便是“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也丝毫不减这景致的美妙,反而多了一番烟雨江南“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的风雅。
看桃花如云,漫步丛间,任花落如雨。虽无玉人萧声,但素花船娘小曲依在,心悦自然,把唤起对春天的向往留下,化着自己一段最美的背影,迷失在这撩人心扉的四月烟雨中……。
金山怀古
风雨横渡“京口瓜洲一水间”,春风又绿江南岸,便见金山烟锁、寺塔雄踞,“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
金山,原是屹立长江中一岛屿。唐朝张祜有诗“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就是当时的写照,后因水位降低,江岸迁陡逐与南岸相连。当“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的水上胜境变为“骑驴上金山”时,已是沧海桑田,世故兴衰。
“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是金山独特的风貌。其殿宇楼阁,依山而建,慈寿塔突兀拔起于山巅,其上接苍冥,下连洪流,江天一色,巍峨壮观。
真正使金山寺蜚名天下的是一连串动人的传说和迷人的神话。……白素贞水漫金山寺、梁玉红击鼓退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还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哪一段不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西侧山下,百花洲的芙蓉楼因王昌龄一句绝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至今仍感染着每一位过客的思绪。这里眺望金山寺塔,借有水景,别有“塔影倒悬镜中天”的一派景观。
古称“江心芙蓉”,已无江天一览的美景,那江涛拍岸已是历史过往的一声声回响。极目北眺,远处长江水天开阔,那壮怀激烈的“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回荡在耳畔,骤然拾起多少惆怅和失落,依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激情,我感到历史带给镇江的印记并没有消褪,那份流风遗韵袅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