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少年之交
(2008-11-03 17:19:30)
标签:
瓦盆
努力加餐
履痕心迹
诗词
贫民情怀
|
分类:
原创永久保存
|

少 年
之 交
刘亦农/文
高存德胃上有病,动了大手术,我第二次去看他,和正君同行,我们到他家时是早晨10点钟,他正在客厅吃饭,包谷糁就一盘小菜,吃了一碗,还添了一点,显然他的食欲和饭量都很好。11点半时,他说:“今天我们到外面吃个饭,再多聊一会。”到饭店点了五六个菜,每人一碗米饭,存德要了一碗面,最后都吃的碗净盆光。我笑着说:“存德,你每天吃五顿饭,加起来比我吃的还多,你再努力加餐,破罐子必会耐过好罐子。”存德说:“但愿老天能假我一时日,再多做一点实事。”饭后,存德送我两本厚厚的精装书,说这是他一生主要的诗词作品,是病后整理并按时序编辑出版的,名为《履痕心迹》。历时38年,作为纪实作品,真实的记录了他的人生磨难和心路历程。
我放下其他事情,一连几天读完这两本书,掩卷沉思,感慨尤深。存德和我中学同学,之后虽天各一方,从事了不同的职业,来往甚少,但相互还是很关心并不时打问着对方的情况。所以我读他的诗词是感同身受的。“纸上千行泪,作(读)者心上流。”(文本引用的诗词,均来自高存德著《履痕心迹》一书)。
我和存德1959年入初中,分在一个班。之后六年是我们的中学时代,这个时期是个多灾多难的时期,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饥寒交迫”四个字。同学们经常饿的冻的难以入睡,或者半夜饿醒来、冻醒来,然后成群结队跑到外边偷吃冻萝卜、冻白菜叶。农村家家吃糠咽菜,几年时间过不去。“报名学费无着落,平时上课衣衫破”是常事。班上许多同学用五分钱一个的小瓦盆洗脸,穿一角五分钱的草鞋上学。我记得存德大概是连瓦盆也没有,借用我的瓦盆还给我打碎了。这样艰苦的生活促使我们更加拼命地学习。“晨起天欲晓,晚睡星光耀。课业不畏难,成绩争前茅......不怕脏和累,劳动重担挑......样样走在前,处处表现好。”
我记得我和存德还有我们班上其他四五个同学,组织了一个语文学会,小小年龄就开始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经常聚会讨论,很是严肃虔诚,个个胸怀梦想,很有点小学者的味道。鉴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后来好心的班主任劝我们解散了,怕别人误认我们是“小集团”。我和存德几人一生嗜书好文,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出身寒门,少年磨难,为存德一生的学业和事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少时野菜和泪煮,十年攻读寒窗苦。壮怀激烈为民虑,大刀阔斧气如虎。”“遍见一饭费千金,应知穷乡贫病吟。如此奢靡何时了,我等小吏常忧心。”这些诗词都是他在任渭南市委副书记和咸阳市长之后所写,可见他贫民情怀之一斑,此是后话,亦为结束。
(这篇文章写于2003年,发表于渭南日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