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新彩玻璃白在陶瓷装饰中的巧用
(2011-08-22 11:33:21)
标签:
新彩玻璃白技法颜料艺术效果杂谈 |
分类: 探索交流 |
作者:武育伦
新彩是景德镇十二大传统名瓷之一。色彩绚丽明快的新彩瓷画,
表现力很强。 既可以精细勾线填色,
又可以通过颜料的调配、稀释,
在作画时显出美妙丰富的特色。新彩瓷画, 色彩丰富、清秀典雅,
陶瓷美术工作者在创作时,或工笔重彩, 或轻描淡写,
或泼料渲染, 或精细人微,
充分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能。
一、新彩瓷画的工艺特色
新彩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起步稍晚,但发展较快,使用面较宽的一种釉上彩装饰形式。新彩与古、粉彩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装饰颜料的处理方法、颜料的工艺性能,及由此而带来的彩绘技法的变化上。传统的釉上彩绘颜料是采用天然的原生矿物质和:正业成品进行加工配制的。而新彩的装饰材料是用着色原素和化合物经过化学处理制成色基,
然后添加溶剂调配而成。新彩颜料呈油质胶状,
可以直接在白胎瓷器上作画,经烤花炉800℃左右烧成,作画时和烧成后的颜料色彩很少变化,具有以下工艺特点:
1、颜料配制科学, 发色稳定。新彩没有特殊的工艺条件要求,
烧成范围较宽,
有较强的适应性。颜料本身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少,
可多次填色并可根据画面的需要掌握颜料的厚薄。在作画的表现形式上,
不论是具象意象, 还是抽象变形的画法,都能灵活自如地显示创作者的意图。
2、颜料的品种多, 色泽附着力强。新彩颜色较薄而又鲜艳明快,
除个别颜色外, 颜料的相互搭配可以形成新的色相,
而H色相在烧成前后变化不会太大,
能使彩绘者很容易掌握色度的艺术效果。在调色时, 既可用油调,
也能用水调, 均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3、彩绘技法多样, 艺术表现力强。新彩在技法的运用上,
可广泛吸收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以及木刻、剪纸等画种的表现手法;无论工笔、写意,
创作者均可尽情发挥,局限性较小, 可拓宽创作者的创作思路,
适用于各种陶瓷产品装饰。
二、新彩玻璃白工艺技法的创新
新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陶瓷装饰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八十年代后,
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新彩的彩绘技法以手工彩绘为基础,彩绘时随作画者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不同而有所变化。陶瓷美术工作者在新彩瓷画的创作实践中,
还创造了多种具有新意的表现技法,使新彩在陶瓷装饰绘画中,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新彩瓷绘艺术既可认为是陶瓷器物上的装饰面,也可作为纯绘画性的艺术表现,
与中国画、油画相比,
只不过是艺术表现媒质不同而已。新彩瓷画艺术的主要特征是艺术家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长,
同时又不断挖掘、运用新材质,
以新的技法、技巧改进工具来展现瓷画作品的鲜明个性,
用新彩“玻璃白”装饰少数民族人物的几种新技法便在实践中应运而生。
1、新彩“玻璃白”的特性
“玻璃白”原为粉彩之用,
现广泛用于各个画种。它属于矿物质原料的一种,
有釉下、釉上之分,粉彩、新彩之别。釉下白它属于高温颜料, 可烧制1 30
0度左右。粉彩玻璃白它局限于釉上粉彩填色之用,
但不可多烧否则就容易惊釉。新彩“玻璃白”则不然,它调制简单,用水或油即可。它用途广泛,
既可装饰于粉彩, 又可装饰于新彩,
人物、
山水、翎毛、走兽、仿古(雪景)均可装饰,烧制温度在7日0度左右,
且可重复烧制。新彩“玻璃白”的这些特性,
为我创新新彩人物肖像画提供了“英雄有用武之地”。所创作品不仅连连获奖,
而且在前人已有的描、搦、跺、拍、彩、填、复色、扒、刮等基本技法上,
又融入了西画中油画、水彩画技法, 吸收了中国水墨画的风格,
把民族艺术和西方文化艺术的精华相融汇, 形成了堆、洒、点、参等新技法创作形式。
2、新彩“玻璃白”的创新技法
“堆”,就是把调好的玻璃白用毛笔或油画刀直接堆积在画面所需要的地方。厚度以画面物体而定,
一般到2至3毫米即可。如果绘制很大的画面或画面所需要, 也可以堆制5至日毫米,甚至1
0毫米以上。尤其是少数民族人物的服饰、头饰和手饰,
由于民族特色强、服饰艳丽,用此法可以起到一种凹凸的立体效果。如《心愿》这幅肖像画中藏族少女头戴的饰物,身上挂的佛珠等饰品就是用了“堆”的技法,
使得画面显得那么厚重,那么的晶莹剔透,
具有浅浮雕般的艺术效果,
让人感觉到画面上的饰物仿佛可以随时摘下来,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在2008年4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43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上,荣获“2008‘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
“点”,一般用于画小型花瓣和花蕊,或珠宝、戒指之
类的饰品,它可用毛笔蘸水料或油料点绘,用这种方法进行艺术处理,可使花卉显得更厚重,花蕾更突出,
点绘出的珠宝、戒指更加光彩夺目而且永不褪色。如《月光丽人》
(如图)这幅作品中彝族少女身上的挂珠就采用了点的手法,
不仅使物象有很强的立体感,而且在绘画的构成方式上,还着意创造了画面的空间意象,突破了传统新彩瓷绘勾勒填色及对自然空间的摹拟表现的固有传统表现形式。在一轮朦胧佼月的映照下,彝族少女身穿民族服装,形象秀美,神态气质高雅,双眸明亮直视前方,在若有所思、若有所待之间,少女内心的含蓄、朦胧与衣饰上点染的玻璃白挂珠相映辉照,给欣赏者以自由的想像空间,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此幅作品,
荣获了2007年 “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作品博览会”金奖。
“洒”,一般用于雪景表现比较多。在绘制下雪或雪地情景时,
可用玻璃白加适当的水调制成料,轻轻地洒在画面所需要的地方,使之产生出一种不规则而又很自然的感觉,以此增强雪景的表现力。
“参”,就是把玻璃白和任何一种新彩颜料进行参合。
在粉彩装饰中,
玻璃白是不能参合其它颜色用的,
而我在实践中,将玻璃白巧妙地与新彩颜料进行参合,
调配成所需要的颜色绘制在物象上,
使之产生出油画般的艺术效果。如2004年创作的《花雨为谁落》肖像画中苗族少女身上的服饰及背景就使用了“参”的表现手法。苗族少女头戴的银饰冠帽,全身佩戴的银项圈、银锁、手镯等饰品装饰显得非常厚重,
背景飘洒的花瓣通过浓淡不同的料色,表现出花瓣的明暗层次,色调柔和,突破了新彩瓷画工艺表现色彩形式浅直和程式化,
具有油画般的艺术效果。在这幅作品中,综合运用了“堆、点、参”三种技法表现,整件作品构图格调高雅,
人物形象形神兼备,绘画表现与工艺技法相得益彰,
既保留了传统肖像画的风范,
又体现了现代新彩瓷画艺术色彩亮丽而新奇的风采,
突出表现了瓷绘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意蕴之美,使整个画面装饰达到一种古朴而厚重的效果。当年该作品便获得“景德镇青年陶瓷美术精品大奖赛”
“特别工艺奖”。
“堆、洒、点、参”这四种创新手法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
把西画中油画、水彩画技法以及中国水墨画风格的精华相融汇形成的装饰创作形式。但陶瓷艺术作品的特色,
不仅表现在扎实的绘画技巧,而且需要全面的艺术修养。作品的主题、画面的虚实、手法的运用、装饰技法的选择、技艺的掌握,
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才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表现出娴熟的造型能力。只有材质精、手法新、意蕴深的作品,才会产生令人神往的艺术感染力。
更多关于景德镇陶瓷新闻,珠山八友资料,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名师名录查询,景德镇艺术陶瓷名家最新作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相关资讯
请查看:中国名瓷网 http://www.chinamingci.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