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葛蒲南

(2015-12-05 20:26:03)
标签:

文化

分类: 葛蒲南书法
               浅谈“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葛蒲南

 
   学习中国书法要求静心!东坡先生诗云:“始知真放在精微。”精微的东西可不是粗枝大叶之人所能干和体会的。书法中所有的要素都是需要人去体悟,诸如大到章法构成、小到笔法运行,以及心、手与笔、墨、纸的契合等等,都是需要一颗“静心”做支撑。这些还只不过是形而下的“技”的层面,何况是由技入道的精神层面上的中国书法?故圣人云:“静生悟,悟生慧。”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让我们先来看看“察”、“精”、“拟”、“似”四字的字义。察,复审也;本义:观察;仔细看。精,择也;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拟,度也;本义:揣度,猜测。似,象也;本义:像;相像。根据“察”、“精”、“拟”、“似”四字的字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观察对象要细密精准,模拟对象要相类相像。这句话道出学习书法的诀窍——临摹之道。天下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然后生发,书法亦然。
 
      临摹之道是我们书法人的终身功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呢?下面,我们就以书法中的笔法和结构法为对象说事,来谈谈如何高效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首先,我们来谈谈笔法问题。元代大书家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句“用笔千古不易”困扰了我好多年!这个不易,应该是说书法有一个用笔原则是不易的。想明白了这点,我就去历代书法经典中找。找到了,我的书法也因此大进。我认为这个原则是:运笔走“S”路线。正是这个隐藏在点画之内的“S”让点画产生了立体飞动的质感!而历代书家在运用时只是在点画的起、行、收三个阶段各有侧重而已。在起笔处可表现、在行笔处可表现、在收笔处亦可表现;起、收笔处可方可圆,可露可藏,或轻或重,或长或短,能疾能徐,能仰能覆等等;行笔阶段可轻快,可迟涩,或劲挺,或浑厚等等。虽有规矩,但可随心!

 
   我们了解了这些笔法知识之后,接下来就需要静心去躬行。在练习中去感知行笔过程中所产生的书写节奏,以及不同的书写节奏所显示出的点画的质感;需要我们去做“循名责实”的功课!
 
   再来说说结构法。汉字结构是指汉字形体的结构方式。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汉字、部件、笔画三个层次。汉字是最高层次,部件是中间层次,笔画是最低层次。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单位,都是一个独特的空间构成。从书法角度来说,我认为汉字是由点画和点画之间的内外空白所组成。一个好的结构一定是内部各个部件相处和谐,其内在关系会由点画形态、空白形状,以及各个部件在这个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角色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产生不同的结构形态。《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字法如兵法,抑扬向背,伸缩避让,审时度势,原没有一定的规范,核心是平衡和统一。

 
     蔡邕《九势》曰“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察之”可以让我们得势,“拟之”可以让我们得形。总的来说,书法讲的就是形、势二字。但,不同的书风对形和势的表现是不同的。多年来,书法界有二大主张:一是主张“笔法”为重说;一是主张“结构”为重说。我个人认为二种主张都是对的,只不过是在书法创作中每个作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这就像人们吃饭穿衣一样,正是因为存在各种差异,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大致来说:书风有二大体系,即所谓的碑学和帖学。碑学注重用笔的中段和造型的表现,讲求趣味,即“结构”为重说。帖学注重用笔的两端和笔势的表现,讲求品味,即“笔法”为重说。诸如此类,都是我们读帖与临习中所要注意的。这正是孙过庭在《书谱》中讲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真实意图。

 
                                                                                                                                                     2015.12.3凌晨于赤壁二专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