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感恩节西雅图之行(一)说好的重聚

(2010-12-12 15:47:20)
标签:

转载

千呼万唤的西雅日志

20101124日星期三,披着黑色斗篷,拖着白色箱子的我走出西雅。外面刚刚雪,远处建筑物上一片雪白。路上都是湿漉漉的冰。冰凉湿的空气惊得昏昏欲睡的人一激灵。“装素裹”于一个几个小嫌毛衣太的人来说实久违,而眼前的每一寸土地都将这久违的词诠释得格外生动。电话铃响起,电话是个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美国中年男人的声音。他开着一台鲜红色的SUV来接我,我开始了三天三夜的旅程。

        明天就是感恩节,我会来西雅图,也只是因为夏天的一条短信:“I can’t go to Shanghai with u, but I promise I’ll visit u this thanksgiving.” 收件人是个叫 Shelby的女孩。我们暑假才认识,我们之间却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她才不过13岁,可是我和她在一起时却很少觉得她是个小妹妹,相比之下,更像是个知己好友。她远胜于同龄人的成熟,甚至让我一度怀疑她的年纪。直到她那句稚气的:“Could u come to Shanghai 我才突然发觉,她不过是个把一切都想的无比简单美好的13岁的孩子。于是我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了她同样天真的话。

            去机场接我的美国人就是这女孩的爸爸(嗯,叫他老美好了)。暑假的时候我曾去过他在798的画室。他的职业我至今不明,只知道他是个酷爱音乐艺术的人。我们回他家见Shelby之前先去了他的办公室。本以为所谓office会是个写字楼之类的地方。可是他的公司所在地只是一个像798画室一样没有吊顶,层高极高,放满各种收藏的工作室。他的办公室里面放满了来自非洲的各种老面具和木头摆设。每个收藏上都贴着N次贴,上面写着编码或者古董本来的用途。办公桌正对的落地玻璃外面是一片湖。我再一次纳闷起来:看着满地的文件,他不象是个不修边幅的“艺术家”,可是这样惬意的环境,实在让人无法和任何常规的职业联系到一起。一问才知道,人是一房地产商。同样是地产商,人家身上不但没有铜臭味,更没有做作的“格调”,反而有种让人神往的潇洒随性。

           

Shelby家的house看起来很老,像是被石头垒起来的。这样的房子在美国很少见。美国是个太过年轻的国家,我去过的这儿的house几乎都是一水的“墙新树小画不古”。有些同学家的墙甚至是跟车库门似的的褶皱,一个长住的house看起来愣是像临时棚的搭法儿。还未开门,就听见里面传出的钢琴声我指着门说“Shelby?”老美得意的点点头。这小丫头片子!还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她会谈钢琴呢!伴随着我们的开门声,琴声戛然而止。她冲出来,眼神中除了开心,还有一丝难以置信。她比我暑假见到她的时候又长高了。Shelby是个做着明星梦的孩子,不知道是中美的巨大差别让她迅速长大还是因为长时间混迹于成人的游戏间,12岁的她在电视上看起来就像156岁的少女了。夏天我第一次见到这个13岁的小混血,她看起来完全是吾家有女初长成。半年过去,我眼前的她愈发高挑成熟了。短短一年时间,她似乎长大了好多岁。

 

在美国看到她感觉很亲切。她整个人的状态也和国内时很不一样,在国内,她是个穿着性感,在工作与狂欢间徘徊的小大人,她会晚上10点多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出来一起K歌,会过着一种我很陌生、很喧嚣,偶尔,却也让我向往的生活。而在千里之外的西雅图,她退去那羡煞旁人的光环却更多了一点属于13岁女孩的单细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