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小学都陆续组织面试了,犇犇的学校也把义务教育通知书收了上去。不过近来幼儿园里关于毕业的活动特别多,妈妈还担心如果和拍毕业照、毕业典礼什么的赶在一天还不太好弄。
就在周末,得知犇犇的面试时间是在小长假的第三天,这让妈妈非常高兴。一来可以打发热得不知所措的一天,二来不会和幼儿园的活动有任何冲突。告诉犇犇再过两天要去面试,犇犇顿时就紧张起来。妈妈说没什么的,就是和学校的老师见见面、聊聊天、老师问几个问题。犇犇忙问会问什么。妈妈趁机带着犇犇“复习”一下: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儿,在哪个幼儿园,爸爸妈妈都是做什么的,生日是哪一天,属什么的,最喜欢做什么事,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犇犇居然十分正式地作答,然后问还有没有了,妈妈一时也想不出什么。犇犇不屑地说:“这也太简单了!”但是犇犇总是记不住生日是哪天,开始说是六月三十九。经过妈妈反复告诉才算记住。但又问:“如果当时记不住我是不是可以编一个日子啊?”妈妈说不可以,忘了就说忘了,因为表格上有“正确答案”的。不过接下来他又追究是哪个老师提问。对于犇犇这样的孩子,就不能过于强调。于是妈妈说其实也没这么复杂,也许什么都不问,就是见个面。不过你要有礼貌,见面要问“老师好”,走了要说“老师再见”。犇犇又开始纠结,如果当时人多,不知道哪个是老师,怎么问老师好。妈妈说:“这样吧,到时妈妈给你介绍,说这位是老师,你就问好就行了。”犇犇同意。妈妈再也不想提关于面试的事了,怕犇犇有思想负担。
休息的日子,开始准备各种材料,给犇犇拍小二寸照片。想起入园时也是这种红底照片。当时无比担心犇犇是否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一转眼,四年过去了。遥不可及的“幼升小”这个词就离我们这么近。

面试当天早晨,犇犇醒来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好!老师再见!我的生日是二月二十三。”真是不可想象,犇犇居然对这件事这么重视。妈妈又安慰了犇犇一阵,说什么都不用想,就当和妈妈一起去学校报名。
在路上,犇犇兴奋又紧张,高兴地拽着妈妈的手,却说:“哎呀,我不敢,不敢,怎么办啊?”
到了学校,只允许一位家长跟着进入,犇犇理所当然地选了妈妈。进入大门,发号码牌挂在胸前,犇犇是252号。妈妈说这个号码听起来不错。犇犇说:“有什么不错的?”看得出来,他在掩饰自己的紧张。

然后进入一个教室等待。教室的环境很好,一直播放着学校的宣传片。妈妈给犇犇讲周围的东西都是什么,不过犇犇有点儿心不在焉。
过一阵,又组织十个孩子为一组去面试,犇犇是这组里的第一个。孩子们听到老师叫号码便到前面去排队,这才知道,家长是不可以跟着去的。妈妈很担心,怕犇犇不愿离开妈妈不配合。不过犇犇很听话地拿着自己的表格就去站队了。


老师带着这一组孩子,还摸了一下犇犇脸上的小瘊子,然后就拉着犇犇的手出去了。犇犇好像没有任何不适,一切都很自然的样子。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而揪心的。不是在意犇犇答得怎么样,就是担心他像以前某些场合那样因为害怕或别人的脸色而哭闹什么的。这时和犇犇一组的他后面那个小女孩儿被老师带了回来,哭哭啼啼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妈妈心里也砰砰跳,不知犇犇怎么样,不知犇犇什么时候才回来。
似乎过了好久好久,犇犇才回来,拿着自己的表格,好像紧张还没有完全褪去,又像刚刚经历了一个重要场合。

问犇犇老师都问什么了,犇犇说忘了。妈妈知道犇犇其实是不想说。妈妈就套话,问名字了吗?问没问生日?……这么一激,犇犇就说了:“问了名字,还有在哪个幼儿园,还有家在哪儿。太简单了,谁不会啊!”关于幼儿园,犇犇说的居然是标准的全称。妈妈说,刚才有个小朋友说老师考他“前天下了一场雨……”没等妈妈说完,犇犇兴奋地说:“也考我这道题了。前天下了一场雨,昨天下了一场雨,今天下了一场雨,一共下了几场雨?三场呗,太简单了!”
这些回顾让犇犇变得自信甚至自豪起来,坐在那儿开始跟着宣传片里歌曲大声哼唱,又说宣传片里升旗手那个女孩儿不好看。
又等了一阵,去交款,领通知书。本来这个环节也可以家长一个人完成,但妈妈觉得带着犇犇参与更好,他可以更多地看看学校,而且,录取通知书一定应该是他自己接过去。等待的过程中,犇犇又担心地问自己能不能得到通知书。被旁边一个叔叔听见,乐得不行了。
领取通知书的时候,妈妈给犇犇介绍:“这位是老师。”犇犇紧张了,只是笑笑,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旁边的老师夸犇犇斯文,并且说犇犇的名字好,“桃李不言”。然后校长对犇犇说:“欢迎你来到我们学校读书,好吗?”犇犇特别郑重地说:“好!”然后接过通知书。又被旁边的老师夸奖了一遍。
走廊里,犇犇迫不及待地看上面都写了什么,磕磕绊绊地读着。


出门遇到芃芃,一起闹。听说芃芃被校长找去约谈,犇犇似乎既幸灾乐祸又对自己格外满意。
一高兴,犇犇就愿意说面试时都考什么题了。除了那些基本的,还有感统测试,比如听口令双腿跳,还有类似“桃花朵朵开”的游戏。妈妈说,那些小朋友都不认识,老师要求拉手和抱在一起你就都按要求做了?犇犇说:“当然了,我每次都和小朋友抱住了,有的小朋友就没有找到一组的。”然后说老师还问了鸡蛋和石头有什么区别,犇犇说鸡蛋有蛋黄。又让用“蝴蝶”、“河”、“小女孩儿”说一句话,犇犇说的是:“小女孩儿在河边玩儿,看见一只蝴蝶。”至于还有其他什么,不得而知。不过犇犇的答案和表现得到赞许后,高兴得不行,也变得愿意谈论这些了。



一整天,犇犇都沉浸在兴奋中。妈妈对犇犇的表现也很惊讶。原以为都放不开妈妈的手,而犇犇却一转身就投入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中,甚至带着本质上的淡定从容和义无反顾。而通过这个程式,犇犇似乎对自己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肯定。很显然,犇犇对学校的印象很好,时不时问妈妈:“老师为什么那么温柔呢?”“那个老师怎么不给我把瘊子抠下来呢?”“学校有几个年级?”“我初中还在这儿上学吗?”……
妈妈也很高兴。本来,一直为犇犇的毕业而伤感,似乎告别幼儿园后就开始了所谓的“上套”。不过,看到犇犇对学校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妈妈就放心了,也冲淡了对幼儿园毕业的种种哀愁。
晚上,犇犇自己看了很多本书,和妈妈聊天中还甩出了很多书面语。似乎一下就长大了。犇犇掩饰不住地说:“我今天实在太高兴了。”是啊,犇犇就要入小学了,快乐又伤感。不过在他的前方,却是一片美好而未知的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