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
在武汉的第二天,中雨。比起前一晚的大雷雨,已经算是很照顾我们了。不过之前的户外计划都得改变了。本来计划如果下雨就去湖北省博物馆的,无意中说起,犇犇兴趣巨大,其实妈妈也想去看看。但总感觉博物馆里太阴凉,在这样的雨天,犇犇还感冒,还是不去为好。犇犇为此一直嘟嘟囔囔。蜡像馆也是犇犇一直想要见识的,但因为大部分人物他都不认识,所以一直想要等他大点儿再去。不过既然赶上了这样的机会,那就去吧。
蜡像馆居然在汉街上。一到汉街,妈妈就放心了,从蜡像馆出来,一家一家还有太多可逛的地方。
排队进入的人不少,打开手机,发现网购门票的话需要提前一天才行。算了,不差那点儿钱了。进去之后,才觉得人不那么多,活动空间还不小。
看到各种蜡像,犇犇顿时就迷茫了,问妈妈这个是真人假人,那个呢。确实,在蜡像馆里待时间长了,真是看谁都像假人。妈妈让犇犇和喜欢的蜡像拍照,犇犇不敢,甚至不敢靠近,找借口说人家有胡子,手指甲不好。但对各种道具感兴趣,摆弄这摆弄那。
劝了半天,终于肯戴上假发穿上白大褂装把科学家,但是拒绝和爱因斯坦拍照,因为是外国人,还有胡子。

犇犇和芃芃的背影。看起来是可爱还是麻应人呢?


继续前行,边走边玩儿。

这个钢琴一触碰就自动弹出音乐,起初犇犇还以为是自己弹的呢,又惊又喜。


犇犇喜欢架子鼓,又不太敢上前去。芃芃可不管,咣咣一顿敲。妈妈一阵怂恿,犇犇终于跑上去。芃芃也很谦让地把鼓棒给犇犇,俩人这顿咣咣。不一会儿,管理员就来警告小声点儿了。


带着犇犇挨个看蜡像,告诉他谁是谁。拉着犇犇的手轻轻摸摸蜡像,让他感觉不害怕。于是,犇犇终于同意和喜欢的蜡像拍照了,但有个原则:外国人不行。多少还是有点儿紧张。但每拍完一张照片,犇犇激动得要命,好像自己又有了很大的突破似的。





最后终于破个例,和外国人合影了。美女嘛。

然后又是一顿玩儿,上楼又下楼,几乎玩儿遍了。



武汉的蜡像馆不大,但足够孩子玩儿。从蜡像馆出来,雨已经停了。走到汉街的尽头,再走回来。


妈妈觉得这条街不错,可以多逛逛,但犇犇和芃芃却着急去吃必胜客。


在必胜客连吃带玩儿,犇犇还按时便便了,这让妈妈很高兴,出门在外还是第一次这么准时。见不再下雨,妈妈决定趁机继续逛,犇犇特别高兴,一个劲儿地说不想睡觉。于是吃完饭直奔江滩。从汉街出来的时候,看到了那条水,大概就是楚河。原来它们是在一起的,所以这个地方叫“楚河汉街”,多有文化的名字!

穿过江汉路,犇犇为吃到草莓糖葫芦高兴不已。他就是这样,一根糖葫芦就能兴奋地走很远都不嫌累。江汉路没有汉街那么精致,不过建筑很有特色。

一路打听一路前行,终于到了江滩。

听说这里不能玩儿沙子,犇犇感到沮丧。不过地方大,可以肆意跑跳,他们瞬间就能找到活动内容。

一人买了个风车,呼呼地转个不停。


看看小花,摸摸小草,研究研究树下的小蘑菇。多么好的遛孩子的地方!


天色渐晚渐凉,犇犇穿上妈妈的衣服,还算体贴地问问妈妈冷不冷。虽然没有站在黄鹤楼上看滚滚长江东逝水,但在江滩玩儿一玩儿,也算特别开心了。

坐地铁,换乘。武汉的地铁少有松快的时候。到宾馆门口,忽然又落下豆大的雨点,赶紧跑进屋。走了一天,不想再出去,楼下买了两桶方便面,孩子们吃得热火朝天。他们说最爱的食品就是方便面。也许你会觉得跑那么远去玩儿怎么还吃方便面?孩子就是这样,他们最在意的并不是美食美景,也不是大人这顿想吃什么就能吃上什么,他们最喜欢那种带着自己情结的、能够和伙伴在一起进行的每个小细节。
吃得热乎乎的,趁妈妈洗漱的功夫,犇犇在芃芃的房间玩儿,隔着墙就听见阵阵的笑声,异常欢乐。晚上问犇犇和芃芃玩儿什么了那么高兴。犇犇说:“我们在一起说‘屁’来着!”不必生气,这就是孩子之间欢乐而随意的友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