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快呀!一转眼,犇犇就要大班毕业了,暑假过后就升到学前班了。一些孩子在此时转到了学校的学前班,而犇犇还是会留在幼儿园,升到学前班。这一点妈妈早早地就决定,无论幼儿园是否有学前班,都会一直上幼儿园,直到小学。
幼儿园的学前班依然保留五大领域课程(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此外还增添了辅助课程:汉语拼音、经典诵读、思维书法等,犇犇的蒙氏班依然会有他喜欢的蒙台梭利和多元宝盒课。一直以来的各种活动也都会如期进行,而且学前班小朋友还是活动的主力。每天也会留十多分钟的作业,让孩子养成做作业的习惯但不会有太多压力。
总之,在幼儿园可以吃得饱、睡得好、玩儿得高兴、学得快乐。说真的,即便再过一年,也觉得幼儿园生活还是没过够。有人说:“送给孩子最好的童年礼物就是让他晚上一年学,尤其是男孩儿。”这话或许有点儿绝对,但还是有道理。

幼儿园的学前班与学校的学前班(包括专门的学前班)在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环境方面,幼儿园更富有儿童情趣;而学校的和专门的学前班则完全是上学的模式。
生活方面,幼儿园强毕竟调保育在先,把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教师要参与到孩子日常生活的环节中;而学校的和专门的学前班的主要精力在于教学,作息时间基本与小学一样,户外活动时间少。
课程方面,幼儿园依然提倡在游戏中学习;而学校的和专门的学前班则是强调读写、运算等基本技能训练,也就是将小学课程提前让孩子学习,并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除此,在幼儿园学前班毕业,还可以参加隆重的毕业典礼,为童年时期留下美好而完整的记忆。
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适合他们的一定是“百草园”而非“三味书屋”。何况,妈妈对提前学习、重复学习是非常反对的。现在的孩子上学本来就比过去早,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提前一年学习,就是没有达到那个年龄却非要做那个年龄的事,揠苗助长的结果不言而喻。有些家长可能会因孩子上学感到困惑和慌乱。可是细想,如果孩子非得要事先学一遍才能跟得上、才会有自信,那以后怎么办呢?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完全责怪体制。教育终究在进步,不淡定的往往是家长。

的确,上小学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过渡,但准备的应该是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以及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处事能力,这需要更多的游戏、更多的课外书和旅行、更多的观察和体验来积累,而绝不是那些本来可以水到渠成就学会的1、2、3、A、B、C所能代替的。
学习过程中,悟性和方法要重于成绩;成长过程中,经历和感悟更重于学习。相信多年以后,孩子绝不会因为自己提前学了一年的小学课程而感到受益匪浅。相反,在他回首一路走来的时光里,一定会对自己丰富的童年生活有着许多难忘的记忆,成为生命里宝贵的经历和财富。

去年,犇犇听说炀炀要去外面上学前班,心向往之,和妈妈说自己也要去外面上学前班。眼下,炀炀就要退园了。作为最喜欢的小朋友,犇犇很留恋。
犇犇:“妈妈,炀炀为什么要去学校里上学前班呢?”
妈妈:“大概是她的妈妈想让她更多地上一些课,早点儿学学数学英语之类的吧。”
犇犇:“其实炀炀根本不用去别的地方学,她在我们班学习已经很好了,而且大家都喜欢她。”
妈妈想:谁说不是!
犇犇:“那以后我还能见到炀炀然后和她玩儿吗?”
妈妈:“也许能吧。不过她还要上课外班。”
犇犇:“妈妈,学校的学前班是什么样呢?”
妈妈:“和小学生一样,有桌椅,每天上课,但恐怕不能做游戏什么的了。”
犇犇:“我还是更喜欢在幼儿园上学前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