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与幼儿园老师相处

(2013-04-18 15:53:04)
标签:

幼儿园

幼师

家长

相处

育儿

分类: ❀-成长花絮-幼儿-❀

   怎样与幼儿园老师相处

 

    最近有朋友的孩子刚刚入园。和每位孩子刚入园的妈妈一样,一百个担心,一万个胡思乱想。说起如何与幼儿园老师相处这件事,犇犇妈觉得有些感触。通过观察与体会,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

      

    1,询问不如交流

    有些家长恨不得每天都问老师孩子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表现怎么样等等。有经验的老师会把孩子的典型事件主动和家长说起,但这不意味着对每个孩子的每个细节都烂熟于心并面面俱到地向家长汇报。老师不是只看一个孩子,所以不要总追着老师不停地问。即使对孩子日常细节无比好奇,也应该表现出对老师足够的信任。但如果孩子在家有异常表现,或者是成长中特殊的事件,家长完全可以与老师主动谈起,以便老师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当然,双方交流的主题未必总是孩子。如果老师愿意并且有空,也可以随意说些其他话题,像与邻家小妹妹一样。现在幼师都趋于年轻化,很多都是90后,也还是孩子。她们可能更需要得到孩子的喜爱和家长的亲近。

 

    2,质疑不如沟通

    小班的孩子常常表述不清、中班的孩子容易虚实不分、大班的孩子愿意说谎取乐。所以,孩子回家所说的幼儿园里的场景,未必是真实可信的。不要因为孩子流露出一点儿异样情绪,就立刻找老师核实、质问。一般情况,老师会把对孩子的批评、惩罚以及小朋友之间矛盾、打闹这类情况主动告诉家长,以免引起误会。

    当孩子对老师有所不满、生气、怨恨时,可以先冷处理,待孩子平静后貌似不经意地谈起(不要逼问,否则孩子可能会胡说),尽量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孩子进行疏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便老师真的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可以适当沟通(但尽量别让孩子知道),提醒老师多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另外,要不断向孩子渗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需要老师帮忙的时候及时找老师。不要事事指望老师,才是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硬道理。

    幼师也是普通工作者,只是这个职业需要更多的耐心与技巧。家长不要因为向幼儿园交了管理费就觉得自己是上帝,对老师指手画脚,更不应该在“爱”的旗号下,无限夸大老师的职责,要求老师事事做得完美。

   

怎样与幼儿园老师相处

 

    3,讨好不如支持

    有的家长认为要给老师送礼老师才会对孩子好。如果真的是以此为追求的老师,那么不理也罢,因为这样的“交易”显然是不稳定的。不过可以给老师适当送些小礼物(一字之差,意义肯定不同)。比如三八节、教师节,送一些简单又实用的小物品,表达一下问候和感谢。或者平时,把自制的小食品、小物件等与老师分享。这样不昂贵且非贿赂的小礼物往往容易拉近彼此距离,老师易于接受,也体现了孩子和家长的用心。

    其实老师更需要的莫过于家长对班级活动的支持。老师要小朋友带图书咱就带图书,老师要小朋友布置自然角咱就帮忙准备,老师要家长参与活动咱就积极参与……虽然有些麻烦,但换个角度想:老师是在用心带孩子活动,而不是敷衍式的“看堆儿”。老师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也会对工作更有信心。即便是家长认为不必要的活动,也尽量理解老师的处境。在幼儿园,老师只是执行者,上要面对“发号施令”的园长、下要面对“众口难调”的家长,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能够决定和改变的。家长不应该把不满发泄在老师身上。

    总之,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是平等的。不必因为孩子在老师的管理下,就“妄自菲薄”、“俯首称臣”。而家长对孩子幼儿园活动的参与和支持,也才体现出自身的主体地位。

 

    4,家长会相处不如教会孩子去相处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孩子能够与老师相处好,家长所做的不过就是辅助工作。反之,家长与老师相处得再融洽,孩子却完全是被动的懵懂的状态,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教给孩子如何尊重老师、听取老师的教导、遇到事情及时找老师沟通……孩子自然会在老师面前找到自信,老师也会对孩子喜爱有加,双方才能相处得更愉快。

    妈妈常常陪犇犇回去看小班的老师,常与课外班的老师聊天沟通。当犇犇说起某位任课老师时,妈妈也都充满兴趣地鼓励犇犇讲老师课上课下的趣事,如果有机会见到,便能够熟悉地交流。并且,妈妈也告诉犇犇,对老师的喜欢,不妨大胆地表达出来,老师会很高兴。果然,某一次犇犇在走廊遇到亲亲自然的厉老师,就叫住厉老师认真地说:“厉老师,我最喜欢上你的课了!”哪位老师听到孩子这样真诚的认可与赞美,肯定都会更加开心而自信的。

 

怎样与幼儿园老师相处

 

    以上是犇犇上幼儿园两年来,妈妈和犇犇在与老师相处过程中的一点儿感悟。一直以来,老师对犇犇都是很喜欢的,而犇犇对老师更是喜爱有加,包括对他严厉的老师。   

    其实,家长与老师的交往不过是人际关系中的一部分。而孩子的人际关系简单,他们和老师的交往却是生活中更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相处不是刻意为之而换取好感和关照;而应该是体验,怀着真诚而感恩的心,在彼此的相处中获得更多的愉悦和感悟。作为家长,应该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所以,家长主动老师以及周围更多人真诚交往,不仅是给孩子打开一片晴朗的天空,更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们如何宽容、善良、坦诚、热情地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