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别的幼儿园什么样,犇犇的幼儿园升中班时要换老师、换教室,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班级。上学期只说了些分班的事宜(升中班的选择),直到上周一放学前,接到幼儿园的通知,说第二天升班。接犇犇的时候,大家都在收拾整理箱,老师已经把褥子和教材都放到每个小朋友的箱里。大家走得有点儿匆忙,妈妈和老师聊天,最后发现班里已经没有其他小朋友了。要走了,妈妈特别真诚地对老师们说:“谢谢各位老师了!”然后竟然特别伤感。是啊,一年了,老师们对犇犇都不错。时间这么快,从犇犇哭着上幼儿园一个劲儿说“再在妈妈腿上坐一会儿”到现在蹦蹦跳跳高兴去中班,是犇犇长大了,也是老师们的照顾让他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当晚妈妈又给犇犇讲了中班会换教室、换老师,还会有些新的不认识的小朋友,但也会有很多有趣的课,比如捏橡皮泥。犇犇说还喜欢现在的老师,妈妈说她们得留在小班,迎接更小的孩子。犇犇也就明白了,说:“我要捏橡皮泥!”
第二天早上,犇犇起得很早,似乎对上中班很向往,还算听话地让妈妈擦了脸,换了新裤子。到了新班级,见到新的老师。妈妈简单问问老师怎么称呼,再介绍给犇犇,又大致向老师介绍了犇犇,估计老师也记不住。然后老师让犇犇坐在桌前和小朋友一起玩儿积木。犇犇表情虽然有点儿木讷,但也听话地坐下玩儿并且和妈妈说再见。后来,听别的家长说看到有小朋友在犇犇旁边拿积木,犇犇便喊老师:“老师,他抢我的玩具!”没想到,犇犇在幼儿园已经这么闯荡了。
晚上去接,犇犇显得很高兴。班主任老师说犇犇今天比较适应,还大便了。妈妈很吃惊,犇犇极少在幼儿园大便,而且前一天晚上刚刚便过。问犇犇在哪儿拉粑粑的,犇犇说:“没坐便盆,就是在女孩儿的厕所!”哈哈,女孩儿的厕所其实就是蹲便。从来没用过蹲便也拒绝蹲便的犇犇,在中班的第一天就被迫适应了。问起犇犇哪个老师好,犇犇说都好。问起老师怎么叫小朋友的,犇犇挨个说起的都是大名。在走廊里,犇犇和几个小男孩儿一起玩儿了会儿,这几个都是他原班的小哥们儿。在新的环境里,他们显得异常默契。
第二天是星期三。每逢周三是犇犇上幼儿园的疲倦日,周三的早上总是耍赖找各种理由不上幼儿园。这一次还是如此,妈妈从容地拿出一块硬糖,知道犇犇会在糖的利诱下乖乖地去。到门口,犇犇虽然不是兴高采烈,但也进屋了。几个老师迎上来,叫犇犇“不言”,不知犇犇是否适应,然后面无表情地坐在桌旁玩儿积木了。
接犇犇时,和两个老师聊天,老师说犇犇表现不错,自己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时还找手绢儿。妈妈告诉老师犇犇的小名,老师觉得很有意思,告别的时候犇犇还亲了老师。然后下楼又回到以前的班级,和韩老师、侯老师聊了半天。照例,韩老师夸犇犇聪明,侯老师又给犇犇拿果丹皮。这样,犇犇觉得虽然不在一层楼,但从前的老师还和他在一起。妈妈让犇犇以后每天认识一个新的小朋友,犇犇说他今天就认识了一个,还说了名字,妈妈没记住。
周四的早上,犇犇上幼儿园也很顺利,临走之前还主动提醒妈妈给他擦脸。进了班级,老师叫犇犇的小名,听起来似乎更亲切。犇犇反复地和妈妈说再见,很开心的样子,然后便坐到椅子上玩儿积木了。
放学的时候又和炀炀大笑着跑。以前从不和炀炀玩儿的,现在原班的小朋友到了新的地方俨然更亲密,而且犇犇居然带领着炀炀,成了游戏的主力。

周五的早晨,犇犇不是自然醒的,有点儿赖唧。妈妈还想,如果犇犇说不去幼儿园就告诉他明天休息了。可是,犇犇并没有说不去幼儿园,这很不寻常。到了幼儿园,老师问犇犇能不能自己换鞋,其实他能,但不情愿。妈妈给换好鞋,犇犇郑重地和妈妈、奶奶说再见。
晚上放学,犇犇又是笑着跳着出来的。依然和小朋友在走廊玩儿一会儿,又主动给恰恰分享牛肉干,然后到楼下看看韩老师和侯老师。回家以后,很开心地和楼下小朋友一起玩儿,还主动和小朋友说话,妈妈真是欣慰。
过了个双休日,周一的早上犇犇照例喊着不去幼儿园。在妈妈的软硬兼施下犇犇当然又高兴地去了。但是进教室,两个老师都在忙活,没有热情地招呼犇犇。犇犇想喝水,有点儿不敢,妈妈让他自己去接水,老师才注意到领着犇犇去饮水机那儿。犇犇似乎不开心,也没有主动和妈妈说再见。妈妈心里很难受。
放学的时候却挺高兴。问老师犇犇的情况,老师说挺好,就是坐姿不端正,还有点儿爱捅咕小朋友。果然,和乐乐在小区玩儿的时候就一个劲儿地对乐乐又搂又抓又掐的,后来去乐乐家玩儿,一直到八点来钟来不愿意回家。
周二,一切如往常。周三的台风停课一天,犇犇在家和邻居小朋友玩儿得特别开心。还以为周四的早上犇犇又会说不去幼儿园,但犇犇却蹦跳着去了,大声问门口的爷爷好,进教室换鞋、喝水、洗手。班主任老师特意和妈妈说犇犇不好好坐着,上课时经常跪在椅子上,让家长督促,并且说从现在起要注意行为习惯了。班里还有一些小朋友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在哭、在心情不好。妈妈很高兴,犇犇已经翻开新的一页了。
今天的幼儿园又异常热闹,小班的小朋友来报到了。其中也有和犇犇一起玩儿的邻居小朋友。时间真快,去年的这个时候犇犇也是第一次来幼儿园。
上楼梯的时候,妈妈告诉犇犇:“你已经是中班哥哥了!”
一些小朋友还不能适应分班,哭、郁闷、拒绝上幼儿园。还好,犇犇的表现挺出乎意料的,似乎没有一点儿因为分班而产生的烦恼。对于这次分班妈妈有如下感触:
1,分班之前应该坚持上幼儿园。这次暑假犇犇一直去幼儿园,所以分班对他来说主要是换环境。而有的小朋友一个月没来,不仅要适应新的作息又要面对陌生的事情,就很难过。
2,分班之前得多和孩子聊起新的班级有什么不同。但说主要的、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明白升班是自然的过程。不能流露出担忧情绪,否则孩子会有恐惧心理。
3,一定把新老师介绍给孩子,至少让孩子知道怎么称呼。开朗的郝心晴第一天就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叫老师而尿了两次裤子。
4,多和过去的老师、小朋友见面,让孩子觉得他们并没有分开,只是不在同一个教室而已。现在说起原班的小朋友,犇犇知道谁和自己是一个班、谁是另外班级的、谁一直休息没来。
5,引领孩子多关注新环境的有趣事,对他们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赞扬。妈妈每天会问犇犇有没有认识新的小朋友,犇犇会说出一些邻床小朋友的名字,还会说一些他认为有趣的小情节。
一年以后升大班还是会换教室、换老师。到那时,相信孩子们已经能够快乐接受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