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章计划”纠正犇犇的坏毛病

(2012-04-05 12:38:01)
标签:

坏毛病

印章

奖励

惩罚

原则

分类: ❀-成长花絮-幼儿-❀

 
“印章计划”纠正犇犇的坏毛病

 

    那是一段犇犇让人忍无可忍的日子:早上去幼儿园之前赖唧、把东西故意扔到马桶里、拒绝刷牙洗澡和洗脸、把洗脚水整盆地倒在地上、不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大闹……妈妈觉得似乎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管住犇犇了,于是想到了“印章计划”。

 

    计划很简单,打算事先和犇犇讲好,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可以得到表扬,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如果做了就要被批评。如果这一天表现好就会得红色印章,可以换奖品;表现不好就要得蓝色印章,就要有一些小惩罚。当然,要从最常见、最基本的小事开始,不能一下提太多的要求。

 

    本以为这应该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才可以接受的,但刚一和犇犇说,犇犇便表示很感兴趣。于是妈妈做了一张表格贴到鞋柜上,正好犇犇自己可以看到,家里来来往往的人也都能看到。

 

“印章计划”纠正犇犇的坏毛病

 

    起初的几天犇犇很在意这个红章蓝章。每当要犯错误时,妈妈一说盖蓝章,犇犇立刻就收敛了,虽然有点儿不情愿。如果两三天接连得了红章,妈妈会适时地买些小零食或小玩具作为奖励,犇犇感觉很惊喜。但小孩子肯定有任性和失控的时候,有时犇犇非要做错事,即便用盖蓝章来威胁也是没有效果的。犇犇会破罐子破摔地说:“盖蓝章吧!都盖蓝章吧!我就要蓝章不要红章!”这个时候妈妈一般都会很平静地说那就盖蓝章吧。但一般用不了多一会儿,犇犇就后悔了,开始含蓄地表现好或说些甜言蜜语哄妈妈,再绕到要红章不要蓝章的话题上。

 

    这样下来,犇犇在五个星期里大部分还是得了红章,少数几个蓝章有的因为让爷爷抱着吃饭,有的因为拒绝刷牙,有的因为生气时把东西扔一地。不过比起以前,似乎好多了。后来以印章提醒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了,妈妈会在每天晚上犇犇睡着后及时地盖上相应的章,犇犇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看到。犇犇因此得到了不少小零食和小玩具,当然还有大家的表扬。

 

    慢慢地,犇犇对这个印章的在意已经不局限于换奖品或者哪一天是什么颜色的印章了,而是他做了每一件自己认为是很好的事或要犯错误之前,一般会想到问妈妈是不是红章或蓝章。红章和蓝章已经习惯性地成了是非的标志。

 

“印章计划”纠正犇犇的坏毛病

 

    印章计划还是要继续下去。这个过程里,妈妈也有着一些对“印章计划”的思考。

 

    首先,这么大的孩子对时间的观念还不是特别清晰,如果说一个星期一总结进行奖惩对他们来说有点儿太漫长,也很难保证这么大的孩子一星期都不犯错误,而太过细致的规则他们也弄不明白。所以不妨三天左右就随意总结一下。以奖励为主,让孩子感觉到被表扬的快乐。惩罚可根据具体情况,比如说明天没有彩虹糖了,如果能够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其次,惩罚要针对原则性问题,奖励则多针对意外的进步。比如目前妈妈对犇犇的要求里,必须刷牙、说话不能赖唧、不能让人抱着上厨房翻吃的、不能乱摔东西、不能打人这些都是原则性问题,要事先说好哪些事是考察项目。而上幼儿园磨蹭、不爱洗澡、和奶奶争电视频道、不小心弄坏了东西这些,不但是人之常情,对于小孩子来说更是可以谅解的,妈妈认为不应该惩罚,而是以说教为主。对于犇犇某一次洗澡没哭,某一次主动收拾玩具,某一次真诚地说“谢谢”这些事,妈妈一定大加赞扬和鼓励。

 

“印章计划”纠正犇犇的坏毛病

   

    再次,对于情绪化的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其实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是非是很清楚的,只是有时故意去犯错误,或是想要引起注意或是想要发泄。可是将心比心,大人又何尝不会这样呢!有时犇犇发泄过后很快就好了,不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在意地问妈妈能不能再给盖红章。这样的时候妈妈都不打击他,或者要求犇犇做一件对的事来弥补,或者商量盖个绿章表示警告和考验,犇犇也总是欣然同意。

 

    最后,要让孩子明白得红章是因为自己哪些事做得好,得蓝章是因为自己哪些事做错了。特别是得蓝章之前,妈妈都会和犇犇认真说明是哪件事做错了,然后经过商量和犇犇的认可后才盖蓝章,而不是强行去做。犇犇一般也都会很服气,同意接受蓝章。但除了最开始的时候曾经频繁以印章作为约束,时间长了不能动不动就提盖蓝章的这件事,否则孩子也会听得麻木了。

 

    当然,舆论监督也很重要。爷爷奶奶有时也会因为犇犇盖红章而加以表扬,姥姥姥爷也会因为看到蓝章问犇犇犯什么错误了。过了很多天的事,犇犇自己都会记得很明白。有一次,爸爸去厨房,说犇犇数到20就进屋,可是犇犇数到20还没看见爸爸,于是妈妈就和犇犇说,爸爸说话不算数,得盖蓝章,还惩罚一天不能喝啤酒。犇犇似乎感觉到很平等很高兴,只是他还没有考虑到爸爸的蓝章在哪儿呢!哈哈!同时,犇犇积极地洗脸、不用抱这些事,妈妈也会及时和老师说,老师也都不失时机地对犇犇进行表扬和奖励。

 

“印章计划”纠正犇犇的坏毛病

 

    也许“印章计划”将一直坚持下去,随着犇犇长大,也许会有其他的形式。不过都是在于指导孩子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前提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好的怎么做是不好的,但不能是为了大人省事而让孩子处处都“听话”。

    是啊,孩子的成长就是一瞬间。这两天,犇犇已经开始非要自己上厕所并且要求把门关上不让别人看。昨天还突然要坐便盆拉粑粑了,要知道,这个便盆已经被犇犇拒绝一年多了!

 

“印章计划”纠正犇犇的坏毛病

 

犇犇说要讲个故事,叫《狼和小猪》。大家洗耳恭听,原来是犇犇自己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