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聊天大小耳朵分享青春期 |
分类: ❀-成长花絮-幼儿-❀ |
犇犇和妈妈躺在床上。
犇犇:“妈妈的腿大,犇犇的腿小。”
妈妈:“不对,应该是‘妈妈的腿长,犇犇的腿短。’”
妈妈:“对了!”
犇犇:“妈妈大,犇犇小。”
妈妈:“还有谁大?”
犇犇:“妈妈大,爸爸大,奶奶大,爷爷大!”
妈妈:“宋阿姨家那个芃芃你还记不记得了?他大还是小?”
犇犇:“记得,芃芃小。”
妈妈:“楼上的果果你还记不记得了?果果大还是小?”
犇犇:“记得,果果小。”
妈妈:“那天咱们一起吃烤鸭的那个姐姐你还记不记得了?她大还是小?”
犇犇:“小!”
妈妈:“今天和你玩儿沙子那个姐姐大还是小啊?”
犇犇:“姐姐小。”
妈妈:“对了,犇犇都知道。不过犇犇说得不准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大人,犇犇芃芃果果姐姐都是小孩儿。”
犇犇若有所思:“妈妈是大人,犇犇是小孩儿。”
妈妈:“犇犇的耳朵在哪里?”
犇犇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问:“妈妈有没有耳脱(朵)?”
妈妈:“你说呢?”
犇犇:“有!妈妈的耳脱(朵)在这儿呢!”犇犇过来摸摸妈妈的耳朵。
妈妈:“犇犇刚才为什么没看到妈妈的耳朵呢?”
犇犇:“妈妈有头发。”(意思是妈妈的耳朵被头发挡住了)
妈妈:“那妈妈为什么能看到犇犇的耳朵呢?”
犇犇想了想:“犇犇剃头了!”(意思是犇犇的头发短)
妈妈:“对了,妈妈的头发长,把耳朵遮住了。犇犇的头发短,耳朵就露出来了!”
犇犇笑:“耳脱(朵)就露出来了!”
妈妈:“是耳朵,不是耳脱!”
犇犇:“耳脱!耳脱!”一边故意这么说一边打着滚儿。
爸爸给犇犇讲了《1001颗松子》。
爸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有了好东西应该怎么办啊?”
犇犇:“分给大家。”
爸爸:“犇犇有了好吃的该怎么办呢?”
犇犇:“给妈妈,给爸爸,给奶奶,给爷爷。”
爸爸:“犇犇还要和大家分享什么呢?”
犇犇:“爸爸吃被被吧!”
吃被被就是犇犇一边闻着心爱的毛巾被一边吃手,他觉得毛巾被是最心爱的东西,觉得吃被被是最幸福的时刻。
第二天早上,奶奶给犇犇用牛奶泡饼干,犇犇很喜欢吃。
妈妈看到说:“哎呀,这个饼干可真好看!”
犇犇说:“妈妈吃一个吧!”
妈妈看电视,犇犇在旁边有意无意地跟着看。
犇犇:“青春期是啥呀?”
妈妈:“青春期就是人最年轻的时候。比如犇犇,现在还是个小孩儿,再过十年就要到青春期了。”
犇犇:“妈妈有没有青春期啊?”
妈妈:“有啊,不过早都过去了。”
犇犇:“爸爸有没有青春期啊?”
妈妈:“有啊,也早都过去了。”
犇犇:“奶奶有没有青春期啊?”
妈妈:“有啊,不过奶奶的青春期过去更长时间了。只有犇犇还没到青春期呢!”
为了阻止犇犇再问爷爷姥姥姥爷之类的,妈妈赶紧结束了这个话题。
还是看电视,广告中说“保护孩子是妈妈的本能”。
犇犇:“本能是啥呀?”
妈妈:“本能就是人一出生就会的事,不用别人教。比如犇犇一生下来就会哭,就会吃奶,就认识妈妈。”
犇犇:“一出生是啥呀?”
妈妈:“就是犇犇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
犇犇掀开妈妈的衣服找肚子的方向。妈妈赶紧阻止:“现在犇犇已经大了,不能再放进妈妈肚里了。”
犇犇伸出一只脚踩向妈妈的肚子,认真地说:“犇犇看看还能不能再放进妈妈肚。”一忙活,忘了关于“本能”的事情。
过了两天,犇犇看到电视里说“本能”就又笑嘻嘻地问妈妈:“本能是啥呀?”看表情已经是明知故问了。
妈妈反问:“你说呢?”
犇犇很有把握地说:“本能就是喜欢妈妈。”
其实,和孩子无意的聊天中,常常会表达或暴露大人的观点和情感。不妨趁着这样轻松的时刻,让孩子多了解一些他们可以掌握的知识,和那些他们应该感受到的美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