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岁前的犇犇不但能够大量模仿别人的话,还能很自如地加进自己的想法和语气,表达自己的心情。有时还会故意地强调、反问甚至措词开玩笑。从犇犇改歌词说起吧。
犇犇最喜欢的歌是《外婆的澎湖湾》,每当想起来就要一遍接一遍地看。第一段歌词犇犇整个都能背下来,第二段: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轻轻挽。犇犇道:那是外婆拄着杖,轻轻帮我挽挽袖子。每次说到这句,犇犇都嬉皮笑脸地。他是故意这么说的。而且每次说起这个歌词,他都要跑到沙发边上搂着篮球架,成了习惯动作了,但越说越熟练。
犇犇还有个《小草》+《粉刷匠》的混搭: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粉刷匠,发发(刷刷)墙。越是纠正他就越故意这么说,随他去吧。
简短的幽默话语每天都很多,妈妈已经记不过来了。

想让妈妈做什么事了,抱着妈妈腿,脑袋靠在妈妈身上:“喜欢妈妈,妈妈也喜欢犇犇。”
想让抱着去厨房,很真诚地说:“妈妈,我不得劲儿了。”他知道说“不得劲儿”妈妈就会倍加关注和满足他。
犇犇一边吃饭一边说:“大口吃饭,真不善,奶奶乐掉牙。”
爸爸要去上班,犇犇说:“爸爸戴围脖!”大家都愣住:爸爸从来不戴围脖啊。
犇犇也有点儿迟疑,几秒钟后,犇犇恍然大悟地说:“爸爸戴领带!”
姥爷问犇犇过生日要什么,犇犇说:“礼物!”
看过天气预报,犇犇说:“零下24度,不能去外面,冷。”
早上妈妈问犇犇做没做梦。犇犇说:“没做,一点儿都没做。”
妈妈出门前问犇犇要什么好东西,犇犇说:“不要,吃饱了!”

爷爷浇花。犇犇在一旁说:“爷爷是大树,犇犇是小树。”
奶奶在犇犇提出无理要求时说:“你可别扯了!”
犇犇说:“可别说这样的话。”
犇犇一边抠床头的皮子一边说:“抠完还吃手,有没有毒?”
犇犇拿着去年的爽身粉问妈妈:“这个过没过期?”
妈妈和奶奶说:“现在去买药都给推荐中药。”
犇犇在一旁接话说:“中药瑰宝。”
爸爸假装要揍犇犇,犇犇一头扎进妈妈怀里:“喜欢妈妈,妈妈也喜欢犇犇,妈妈保护!”
妈妈:“谁是犇犇啊?”
犇犇说:“犇犇就是犇犇。”
犇犇要吃栗子,爸爸说:“你给爸爸大笑一个爸爸就去拿。”
犇犇哈哈大笑一下,既而自我评价说:“笑得不错!”

犇犇用手抓牛肉吃,咬不动;把水杯扣在牛肉盘子里玩儿,爸爸不让。犇犇感慨说:“啥都没意思啊。”
对面楼有一家挂着许多小灯笼,犇犇和妈妈说:“对面那个家,你看没看见,一闪一闪一闪的。”
犇犇说:“妈妈招呼‘孩子快过来!’”
妈妈按犇犇的要求说:“孩子快过来!”
犇犇得意地笑着说:“孩子不过来。”
犇犇问:“什么响?”
妈妈说:“外面小狗叫。”
犇犇说:“小狗在找食呢!”
爷爷说:“犇犇太淘气了。”
犇犇接茬说:“不是一般淘。”
犇犇翻出妈妈的婚纱照小卡片,妈妈考犇犇:“这个人是谁啊?”
犇犇说:“不认识,女的。”
爸爸把手搭在妈妈的胳膊上,犇犇说:“你们认错了,她是我的妈妈。”这是《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原句,犇犇活学活用了。
妈妈给犇犇讲故事:“珍妮和小哥哥在院子里玩儿得可开心了。”
犇犇思考了几秒,一边组织语言一边说:“犇犇和妈妈在家里玩儿得也可开心了。”说到“在家里”时犇犇想了好几下,他居然懂得套用句式。

犇犇放了个响屁。
奶奶问:“谁干的事?”
犇犇说:“电视里干的。”
妈妈和犇犇闲聊:“犇犇想学点儿什么呢,以后妈妈可以带你去学。”
犇犇不假思索地说:“学英语。”
犇犇和大家去饭店吃饭,其间说道:“饭店的饭比奶奶做的好吃。”
水壶响,犇犇提醒爷爷:“水开了!”爷爷奶奶惊叹不已。
犇犇自夸道:“什么都懂。”
洗手后犇犇一边擦手一边说:“这小伙儿可干净了!”
犇犇拿着瓶子向鱼缸挥舞:“大鱼,喝水!喝没喝饱?摸摸肚子!”说着又追着大鱼拍鱼缸。
奶奶问犇犇橙子的味道怎么样,犇犇说:“吃上一口甜又甜。”
过一会儿,吃到籽了,犇犇说:“这个可不是吃上一口甜又甜。”

妈妈:“再过几天犇犇就过生日了,两岁了,要什么礼物?”
犇犇说:“要小熊那个礼物。”因为小熊宝宝绘本里讲了小熊过生日的故事。
犇犇突然问:“你过不过生日?”
妈妈说:“过呀,以前都过,现在有了犇犇就不过了,给犇犇过。等妈妈老了犇犇再给妈妈过,行不行?”
犇犇说:“行!”然后若有所思,继而说:“犇犇上班给妈妈挣钱过生日!”感动ing……
妈妈亲了亲犇犇的脚丫,犇犇伸过另一只说:“妈妈还没亲这个呢!”
妈妈赶紧拿起来亲,并表扬说:“犇犇的脚丫不臭了!”
犇犇平静地解释:“洗澡了。”
犇犇哭唧唧地不让妈妈出门。
妈妈哄骗说:“犇犇是不是爱吃那天妈妈买的那个面包?你让妈妈出去,妈妈好给你去买啊!”
犇犇义正言辞地说:“不用买,先不买。”
电视里一个乌克兰人唱歌。妈妈告诉犇犇:“你看这个人是不是和我们长得不一样?他是外国人。”
犇犇迟疑了一下:“外国人?”
妈妈说:“对呀,外国人。”
犇犇很领会的样子说:“ABCDEFG。”
第二天晚上,犇犇指着电视里的李咏说:“他是外国人!”
犇犇看电视问妈妈:“这个女的是谁?”
妈妈说:“她叫陈思思。”
犇犇叨咕着:“陈思思……”忽然说:“她没穿裤子!”
妈妈一看,她是穿着裙子,确实短了点儿。
无聊的上午,犇犇在屋子里一边溜达一边自言自语:“吃饱了,喝得了,干点儿啥好呢?”
这个月,犇犇又很快地学会了《红豆》、《咏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凉州词》、《游子吟》。
平时讲的故事他都能大段大段地自己讲,除了《小熊宝宝绘本》,还有《七色花》、《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桃太郎》、《小壁虎借尾巴》、《爱吃糖的老虎》、《牙刷一家》、《小老鼠盖房子》、《月亮晚上好》、《喝汤喽擦一擦》……馋嘴的犇犇把这些书的名字都按情节翻译成和吃有关的。比如《七色花》叫《买面包》,《小马过河》叫《粮食》,《桃太郎》叫《吃丸子》,《爱吃糖的老虎》叫《老虎吃糖》,《喝汤喽擦一擦》当然就简称《喝汤》了。总之,记住和吃有关的关键词就行了。但是只有在比较惬意的时候自言自语,如果专门让他讲他就不干了。还有,有时妈妈讲了一句,犇犇会很准确地接下去。
犇犇还能简单地学话了。他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要。”妈妈问和谁学的,犇犇说和爷爷学的。然后告诉妈妈:“爷爷给犇犇葡萄干儿,不能要回去。”
这个月犇犇终于能够很懂事地自己解决拉粑粑和尿尿了,妈妈也很放心地让他光着屁股在床上玩儿了。
明天犇犇就满两周岁了。忽然有无限感慨在心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