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的“屎尿”体诗歌浅谈
(2021-02-23 09:56:51)
标签:
贾浅浅诗歌浅谈 |
不过,在这里,我们尽量不要“牵连”过多,最好只就诗论诗。关于她的以“屎尿性”为题材诗作的评论犹如潮水,一波接着一波,直上热搜。人们褒贬不一,仁智互见,只不过,赞扬者少,谩骂者众。
想来这并不奇怪。本来嘛,诗歌讲究文字美、语言美、形象美、韵律美、意境美,诗情画意之美。因此,古今中外的诗人,基本都选取形象美好的事物入诗,如明月、鲜花、绿草、清风之类,这些“形象”,无疑能给人美的享受,心的愉悦;而“屎尿”,首先从感观上就让人感到不雅观,形象“丑”且“臭”,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屎臭、尿气。与诗情画意根本沾不上边儿。作者以此入诗,稀有而非新颖,古怪决非创新。可以说,犯了写诗的大忌。
同样,以“性”为题写诗,也是犯忌。性与情都属于人之生理范筹,虽一字之别,却美丑分明。古今中外,以“性”入诗者了了无几,即使有,也往往被视为“扫黄”对象。实事上,也的确不能使读者感受到美的意境、美的画面……如贾浅浅的“……裙子下\两腿间流出来的东西\和那男人内裤的气味\深深地混淆在一起”试问,这是诗吗?哪来的诗情画意?不但不美,反倒奇丑无比,让人很不舒服。
当然,热搜上也不乏溢美之词,说此诗真实地写出了青年男女的正常生理反映,是事实。那么问题来了,事实就可以随意写入文学作品吗?偿若可以,生活中低级庸俗、不堪入目的事实多了去了,不加取舍就随意写入作品,岂不伤风败俗,有损良俗公德,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即如此,作者为何非要选择“性”忽略“情”呢?这不能算是另辟蹊径吧?真是无法理解。
自古以来,写“情”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再到当代的《致橡树》等等,优美含蓄,赏心悦目,令人过目不忘。
综上所述,尽管有些“业内”人士对贾浅浅的诗赞许有加,我却打心眼里不敢苟同,更不敢恭维。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抑或说,存在的,便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