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纠结
(2016-06-10 08:09:45)
标签:
端午节快乐纠结 |
端午节要不要向亲朋好友表示节日祝贺,过去从没多想,想怎么做顺手就做了,毫无顾及;现在颇为纠结,不知道在这一天向亲人朋友祝贺节日快乐,到底妥当不妥当。
按说,一般人遇到节日,往往习惯性地向亲朋好友送个祝福,道声快乐,纯粹礼节需要,形式大于内容,不仅自己不会多想,通常也不会有人深究妥当与否;甚至许多人图省事,随手转发一条吉祥话便万事大吉,自己都懒得用心动脑。但凡事总有例外,偏有人爱较真,认为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应悲伤而不可快乐,所以,在此节“祝节日快乐”便是“无知无德无文化”。
上升到如此高度,感觉似乎有点过了,不免有乱扣帽子之嫌,但又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屈原毕竟是爱国诗人,在其投河自尽的日子祝他人健康快乐,貌似有失严肃与恭敬。
可话又说回来,屈原的忌日人们不可以“快乐”,那么其他人的忌日就可以“快乐”吗,似乎也不妥吧?都是人啊,都值得敬重啊!这样说来,我们还能有可以快乐的日子吗?几乎没有,“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而事实上,我们基本上每天都生活在幸福快乐之中,不是吗?就说屈原的忌日这天吧,我们在吃鸡蛋、粽子的时候,大人孩子都很开心;赛龙舟的人们身着盛大节日才能见到的艳丽服装,个个精神抖擞,人人兴高采烈,场内鼓点激越,场外喊声震天……如此热闹快乐的场面,相信诗人屈原的在天之灵同样会感到快乐万分,心满意足。这不但不是“无德无文化”,反倒事实上早已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既然事实上人们都在“快乐”,为何不可以说“快乐”?言行不一,是虚伪,那才是无德。
可见,凡事就怕分析、较真、认死理。因此,人,有时还是不要太聪明为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一点,大大咧咧过日子,没心没肺对他人,反倒少了许多烦恼,生活得更为轻松自在。这就是郑板桥老先生所谓的“难得糊涂”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