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公益机构回归公益性才是正道

(2016-06-02 18:19:25)
标签:

杂谈

让公益机构回归公益性才是正道

 

商洛农村27岁的郭女士在西安华都妇产医院孕检时,被医生告知查出“丙肝”,自己按要求做了44项检查,丈夫做了32项检查,加上几瓶药,两人花了3600多元。时隔两日,在西安市第九医院复查时,却发现没有“丙肝”。(《华商报》61日)

我曾写过一篇《伤医事件频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明确指出医院存在的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甚至不择手段图财坑人现象,相当普遍,非常严重。现在看来,这种现象不是少了,而是愈加严重。这可太可怕了。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日益严重,人们必然迁怒于医院,迁怒于医生,进而导致医患矛盾越来越深,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当怨愤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并遇到行为极端的人,伤医事件就不可避免。

这样说并非一味怪罪医院。在现有体制下,医院的所作所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医院是个公共服务机构,却被推向市场,搞自负盈亏,使医院变成了企业,医生变成了商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商人以赚钱为原则。这样以来,原本治病救人的公益机构,自然就失去了原有的公益性,自然要挖空心思创利增收,于是各种促销创效手段、奖励提成措施纷纷出台。医生不是神,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也要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自然也想多拿奖金、提成。逐利是人的本性。于是,过度医疗、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甚至无中生有让人有病,欺骗健康者给他们“进贡”等等不良行为成为常态,成为必然。这是导致产生越来越多不良医院、缺德医生的根源,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频发的主要根源。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彻底改变目前的医改方向,让公益事业回归公益性。正确的做法是改进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的公立性、公益性,像许多国家一样,医护人员的工资由国家支付,而不是由医院自己想办法解决,医生不用考虑多用药、多看病人等问题。这样一来,所有矛盾必将大大缓解。反之,医院越改越背离初衷,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矛盾、危害程度就会越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