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接到参会通知说明什么
(2015-01-29 11:23:39)
标签:
杂谈 |
赵本山接到参会通知说明什么?
前几天,我曾写一短文《莫凭传闻给赵本山下结论》,指出,赵本山究竟有事还是没事,我们普通人不得而知。既然没有官方的权威发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随便评判,不盲目跟风;要静观其变,等待时间的评判。在真相还没有昭示之前,我们普通人最好不要盲目下结论。
类似的评论,其实早在前几年,关于赵本山“涉黑”的传言刚在网上传播之时,《新华网》就有了:在“没什么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的娱乐圈,赵本山是否有黑道背景,在真相没有浮出水面之前,我们暂时可以不必急于下结论。
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偏偏喜欢捕风捉影、听风是雨、轻信盲从,认定赵本山“摊上事了”,而且是“摊上大事了”。
按说,网络上的传闻真假难辨,不足为凭。那么,关于赵本山的传闻何以会有那么多人信以为真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作为“小品王”的赵本山,连续火了十几、二十年,如今一下子冷清起来,人们自然觉得反常,这种情况下对于他的传闻,人们的心理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于是便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赵本山“有事”的传播大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赵本山的各种传闻在网上疯狂传播;二是恐怕与赵本山“挣了许多钱,买上了飞机,收下了许多跪拜的徒弟,认识了好多牛牛哒领导,当上了一个霸道的总裁,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不无关系,无论赵本山有事没事,拥有了如此众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自然便成了出头的椽子,容易招人嫉妒,当然也就“再也不好笑了”!这是典型的“仇富”心理在作怪,是人性的弱点,在此不作评论。
至于赵本山受到冷遇,如没有被邀请出席“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实际很正常。毕竟他是靠“二人转”和小品出名,而东北“二人转”原本就粗俗不堪,许多地方段子简直不堪入耳;小品尽管颇受观众喜爱,但毕竟是个“新兴艺术品种”,在许多人看来并不入流,不能代表主流文化。既然如此,不邀请赵本山参加座谈会,根本不奇怪。
赵本山即便受到央视冷落,同样在情理之中。既然他曾“大闹中央电视台”,央视还能再欢迎他吗?当年,位列十大笑星之首的马季先生,也曾因批评央视而遭禁,同样的遭遇还有著名演员陈佩思,这位在春晚红极一时并且深受群众喜爱的笑星,已有10多年没再上春晚了吧!
再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若干年。谁也不可能常胜不衰,永远红火下去。我们切不可无端猜疑。还是那句话,时间是最好的评判。就拿赵本山来说吧,至少到目前他没有“摊上大事儿”,网上所有关于他的传闻,都不可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