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日前,中铁十二局集团党委,在全体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系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等文件,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片《拒腐防变每月一课——沉重的代价》。在当前腐败现象蔓延的背景下,此项活动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沉重的代价》警示片中,那位年过古稀的老者,本来官居要位,应该退休在家,饴养天年,子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却因贪赃枉法而身陷囹圄,落得个有家难归、妻离子散、度日如年的悲惨下场。其老泪横流的情景,透出了由衷的悔恨之意。可惜,醒悟得太晚。
陈毅将军早就告诫大家: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一点,犯罪分子因为是“过来人”,恐怕体会更为透彻。请听他们怎么说:“别管是一块钱,还是十万块钱,都不要有第一次(贪污);只要有了第一次,以后就收不住了。”“社会诱惑太多,金钱是诱惑,官位是诱惑,美女是诱惑……经不住诱惑,不都得完蛋吗!”
“不要有第一次”,“要经得住诱惑”,这应该是犯罪分子刻骨铭心的“经验之谈”吧。只是,换来这经验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应该严格自律,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切实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坚决不要让自己的贪念成功实施“第一次”。因为欲壑难平,贪得无厌。“伸手”的毛病一旦成为习惯,想改也难。
当然,反腐倡廉,仅靠自律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有严格的他律,必须有一个好的体制。一个好体制,能够使坏人不敢做坏事,一个坏体制,好人也容易变坏。相信许多贪官并非天生贪婪,刚开始当官也想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事业。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权力越来越大,在没有监督制约的情况下,大事他说了算,小事也是他说了,久而久之,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老子天下第一,谁也没有他的能耐大,于是逐渐变得忘乎所以、专横霸道。这一点,就连贪官自己也承认:“自从当了一把手,监督对我就成了空白,我从来没有参加一次民主生活会,甚至从来没有遇到过一次上级的谈话和下级的批评。”因此,把贪污归咎于个人素质问题,应该说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倘若某地某部门偶然出现个别贪官,可以看作个人素质问题。“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出现个别贪官并不可怕。但一批一批的贪官前“腐”后继,层出不穷,成为普遍现象,且呈蔓延之势,这就不是个人素质问题了。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显然是体制出了问题。纵观大量贪腐现象,基本上都是“一把手”。“一把手”的权力过多过大,是腐败的根源。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被调查期间突击审批项目,就是力证。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
诚然,我们的这制度那规定确实不少,但是,由于现行体制赋予“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所有制度只是“一把手”用来管理下属的,其他人绝对无法也不敢监督“一把手”。这种一人独大、一手遮天的体制机制,直接导致权力寻租轻而易举就会得手,也极容易让其他人钻空子。某单位业务人员用假发票报账,时间长达数年之久,金额高达数万元之巨,手段并不高明,竟然能够屡屡得逞;充分暴露出管理体制的巨大弊病。倘若不是行政管理“一人定”,领导决策“一言堂”,财务审批“一支笔”,倘若多一道审批把关的手续,让管理多一道屏障,想必作假者也会有所顾及,情况肯定会好得多。
综上所述,贪污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过于集中。推行限权放权改革,势在必行。
最近,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推动限权放权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这才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我们应该有超前意识,提早贯彻落实。
当然难度是巨大的,因为权力是个让人着迷的好东西,自古以来人们都迷恋和追逐权力,迷信占有了权力就能通吃一切。因此,谁也不会甘心情愿削弱手中的权力。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别无选择!”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推动限权放权改革,应首先从项目部实施。项目部是企业的最小单位,改革相对要容易,即使出现偏差,也不难纠正。先从项目部开始,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范围,进而在企业完全放开,全面推行限权放权改革,实现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项目部是企业信誉之本、效益之源、人才之基。只有把项目部搞好了,企业才会出信誉、出效益、出人才。有了信誉、效益和人才,企业的明天必定会更加美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