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海国际写字楼前广场景观设计

(2012-01-07 13:53:09)
标签:

杂谈

分类: 设计

http://s16/middle/5cf2c3c5hb5e9d2197c2f&690

 

http://s13/middle/5cf2c3c5hb5e9d199b4cc&690

http://s5/middle/5cf2c3c5hb5e9d05be124&690

http://s11/middle/5cf2c3c5hb5e9d0fa903a&690

http://s6/middle/5cf2c3c5h789761da39d5&690

http://s12/middle/5cf2c3c5hb5e9d31c20db&690

http://s13/middle/5cf2c3c5hb5e9d382097c&690

 

项目位于杭州市庆春东路北侧,面积14800㎡,新开河流经地块东南角。项目所在区域被规划为未来杭州城市CBD中心区,周围商业建筑林立,项目西侧有大型城市公共空间庆春广场毗邻。

 

 

场地分析:

 

1-设计地块南侧是城市主干道庆春东路,车流量大且交通状况复杂。景观的主要观赏视角来自于庆春东路方向,但从城市主干道进入写字楼的人流车流则相对较少。
2-考虑地块西侧是城市广场及双向车道的城市次干道,因此可将进入写字楼的主入口设于该侧,方便行人车辆进出。
3-地块东南边是河道较窄的城市水系,水面面积小且水质不佳,又临近道路交叉口,景观条件较差,考虑进行遮挡。
4-写字楼以建成,有两个地下车库入口占据前广场正中间位置,将广场划分成零碎的大小两块,不利于空间组织,如何在保证人车通行的同时处理好地下车库入口与广场的关系,这是这次设计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http://s13/middle/5cf2c3c5hb62ac014f67c&690

 


解决方案:

 

绿色的海洋——如画式景观的现代版本

“如画式(Picturesque style)园林”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描述了当时自然式风景园的创作目标——人工营造风景画一般壮丽场景。
该地块之所以参照古典的造园思想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地块西侧已经有大型城市广场存在,可提供人休息活动的空间,在场地内设计过多使用空间会造成功能上的重复。其次,城市广场以大面积铺装地面为主,缺少绿化,设计场地内则可以大片绿化创造景观特色;第三,前广场正对城市主干道,有条件创造开阔疏朗的景观来强化写字楼主立面的视觉效果。
作为“如画式”景观的现代版本,设计考虑用绿地的波浪隐喻“蓝海”,地下车库入口的巨型玻璃构筑物和张拉膜顶棚则构成天边的“云”和“帆”,因而组成绿色海洋的画面。
在这个场地中,人的使用功能退居其次,而观赏功能得到强化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有两个地下车库入口割裂写字楼底公共空间和外围大面积广场的交通联系,且外广场临近城市道路,环境较差,所以很难安排具体的使用功能。反倒是营造画面较为容易,两个地下车库入口一前一后,即有构图感又增加了空间层次,加上蓝海国际写字楼立面作为背景,只要给画面设计合适的前景就可以了。
我们的愿望是起伏波浪组成的绿色海洋未来会成为CBD地区的视觉焦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