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趋势研发中心
趋势研发中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79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米端好汤

(2009-04-29 11:45:46)
标签:

求职

cdc

实习生

qa

杂谈

“少米”端“好汤”

 

    春光明媚的三月,伴着飘飞的柳絮和沁人的花香,趋势科技又一款web安全防护软件新鲜出炉,且英文版和日文版同时如期发布, 成为趋势科技中国研发中心(CDC)历史上英文版和本地化版本同时按期发布的首例。

 

    作为测试主管的我,对于由自己负责交付的这第一个“孩子”,有着特殊的感情。回想立项之初极其有限的人力资源给大家带来的压力,我们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带着一丝骄傲地浅笑着----为我们不畏“米少”,仍旧端出这份“好汤”的数月间的努力!

 

一.临危受命

    自2007年年中至今,CDC对web 安全防护的产品线投注了很大的精力,使得该产品线在CDC生根发芽,并逐日茁壮起来。

 

    IWSS,全称InterScan Web Security Suite, 是趋势力推的部署于Gateway的企业级Web安全防护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整个产品线分为三类,即纯软件版(IWSS),Appliance版(IWSA) 和 Virtual Appliance 版(IWSVA).

 

    CDC于2007年年中接手该产品线,并从纯软件版起步,首先开发Windows版;成功发布后,对于是否开发Solaris 版本,最初是持否决态度的;因为CDC仅有的开发和测试资源,需要全力投入在新的Virtual Appliance (VA)产品上。

 

    可就正当大家如火如荼地为新款VA做准备的时候,新的需求来了---- 应日本市场以及欧美IWSS老客户的需求,产品经理希望尽快推出IWSS软件产品的Solaris 版本。在趋势呆过的人都知道,日本市场是公司非常重视的一块;而欧美的IWSS Solaris版的老客户虽然不多,但是都是VLE级(Very Large Enterprise),当然也不可小觑。虽说勇于改变是趋势的一贯特色,IWSS的各位经理面对这突然的需求还是感到了相当的压力。经过对全局的再三权衡,经理们最后还是决定接下这个任务,与VA同期开发。(抗压而善应变的趋势经理们啊,还真是值得佩服呢!)

 

    有限的资源,既定的发布时间,而对产品质量又绝对妥协不得!Solaris版本的开发该怎么办?外包还是内部吃掉?不知道经理们经过多少次的商讨,最后决定还是内部人员来做。于是,他们从本已组织好的VA项目组中,最大限度的抽取一些人力:2个开发人员(DEV),配上2.5个测试人员(QA)的力量。而我,有幸被任命为测试主管,需要带着另外1.5个QA人力开展工作。

 

    刚经历过Windows 版开发的我,临时受命,老实讲内心是兴奋却又忐忑的----这此所配人力资源,比起以前开发Linux及Windows版,简直是太少了!要知道,该款软件版的功能范围并不算小。虽然有已经发布的Linux版本作为代码基础, 但产品的升级是全新的,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基本耗去一个开发人员的全部精力;所有legacy功能的移植基本靠另外仅有的一个DEV,风险也不小。尤其是测试部分,基本没有可以省略的测试任务,4000多条测试用例必须都被执行到;而在系统测试方面,比起Linux版则需要投注更大的精力,因为通常Solaris版都是以系统稳定而著称的…

 

二.锦囊妙计

    考虑到上述的种种,本就不算“巧妇”的偶,真的为难了… 好在后面有经理们支招儿,Y.Z亮给我一条锦囊妙计 ---- 测试的执行可以让实习生帮忙!

 

    趋势确实有招实习生帮忙的项目先例,最终效果也还不错。找到之前有过类似经验的KK交流过后,我的心里多少有了些底,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实习生招聘拉开了大幕。

 

    认真过滤简历->通知HR安排笔试->根据笔试成绩挑候选者->安排面试->通知到岗…

 

    为了招到合格的实习生,据我的大概统计:总共看过300多份简历,面试过60几人,时间从2008年6月持续到8月。(可见,招聘实习生的代价其实也是不小的,更不用说招正式员工。我算是终于深刻理解HR所说的“招聘”资本了!)

 

    人终于陆续到位了,可是大家多是了解些Linux命令,有些基本网络知识而已,如何让他们尽快的了解产品和测试本身呢?实习生培训的挑战又来了。所幸我之前有亲自带过一个实习生,组里也有从实习生转成正式员工的成员。经过大家的细致讨论,最终决定根据各个实习生不同的特点,先分配不同的任务,并为每个人配备一个熟悉其所分任务块的“导师”。每个“导师”为自己所负责的实习生量身定制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督导之。对于一般性的产品知识、测试概念和环境的部分,由我统一准备材料并进行培训讲解。由此,一套完整的培训流程形成了,培训计划也一步步顺利进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了大家座位分散而引起的交流不顺畅,提高实习生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我们特意定了一个会议室作为“实习生营地“,所有实习生和正式员工都坐在同一间会议室里办公。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指导和管理实习生的效果是不错的,CDC 其他项目组后来也分别采用了该方法。

 

    各位“导师”除了辅导实习生了解各个功能模块、测试方法之外,在正式测试期间还帮助定位和过滤他们所发现的问题,甚至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提交合格的bug记录给开发人员,降低了误报和信息不全的bug提交,得到了开发人员的好评!(更值得欣慰的是,其中一个实习生因表现出色,拿到了Trend的offer,成为了正式员工。另外还有两个实习生在Solaris项目结束后,也迅速切换到VA项目组,提供了最及时的帮助。)

 

三.多重任务

    在培训实习生的同时,另外两块重头戏—自动化测试和系统测试,也由RT.Y和C.H分别担了起来;各自在做测试计划并准备测试环境。偶,除了做整体的测试计划,培训实习生,还有重要的一块就是跟开发人员一起讨论产品升级模块的详细设计,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至此,项目的另一个特点初见端倪,那就是“task driver mechanism”,也可称之为“任务责任人驱动制”。因为正式的测试员工过少,测试任务种类多,我们3个人便根据各自经验,分别担起了不同的任务块。每项任务其实都需要全组成员的参加,但是任务的发起、细分和督促,都由责任人负责。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帮助我们分散了项目管理的风险,避免了一个人负责过多任务块而成为关键路径的可能。大家责任明确,各司其职,成功的避免了任务盲区和重叠。

 

    作为项目协调者的C.H,除了一半精力用在帮助项目经理做项目管理上之外,在系统测试方面也独挡一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对文档测试,SEG case merge 的组织也有条不紊。

 

    RT.Y 一个人担起了2700多条自动化测试的任务,并负责了PIT和P594的培训和测试,还肩负着很大一块的功能测试任务,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做了很好的保证。

 

    我,主要负责培训和督导实习生做功能测试,并负责对外部support team产品培训的全程;同时也作为项目组对外的联络窗口, 与日本L10N的同事一起,负责另外4个IWSX产品的本地化版本的开发。这也为后来Solaris英文版与日文版得以同时发布打下了基础。

 

    面对这逼不得已的多重任务,我们每个人最初都觉得忙乱不堪,慢慢地我们学会排出优先级别,到最后摸到章法,可谓都经历了一番不小的磨砺。但是各自在负担多重任务方面的进步也是可想而知的!

 

四. 改变与适应改变

   虽然在项目之处已经料到一些困难,但有些变化还是始料未及的。

 

   新版VA热火朝天开发中,由于新功能多,范围大,开发和测试人员都需增援;于是在Solaris软件版Alpha阶段之后,两个QA实习生被抽调到VA组。为此,我们在短期内又迅速补招了两个实习生并完成测试任务的培训,以支持后续的测试。后面又有实习生因故要回学校,于是QA内部又及时做了新的任务调整,以便让剩下的人吃掉离开者的任务量,并为保证整体的测试质量,不惜拉长一个测试周期的时间。

 

   在Beta测试支持方面,RT.Y和T.T更是为了适应欧美客户的时间,好几次深夜留守,同客户做在线沟通,细致而专业的解决各种问题,使得Beta测试如期结束。他们在support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专业精神,也得到了客户很好的肯定!

 

   总之,应了敏捷开发的理念,不论是测试组还是开发组,在此项目开发期间,都尽了最大的努力调整着各自的策略,适应并消化了有各种变化而造成的风险;这不能不算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终于,在承诺的发布日期之前一日,我们成功地发布了IWSS在Solaris平台上的英文和日文两个软件版本。虽然离产品大卖并收到最终用户反馈还有一定时日,但是,根据内部及外部 Beta用户的测试反馈,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捧出的应当是一碗“好汤”!

 

    最后,特别感谢经理 JC.W和Y.Z给予C.H和我“练手”带项目的机会,也感谢趋势这份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多做尝试的土壤!该项目就像是我们的第一块“试验田”,在经理们悉心的指导之下,经历了各种摸索的苦恼之后,我们得到了很好的自身成长!

 

免费杀毒工具下载:

趋势科技闪电杀毒手v2.5:解毒快手清毒我最快

上网无忧电子眼(WTP):网页威胁防御工具帮你拆除黑心连结

趋势科技网络安全专家(TIS2009)单机产品公测版:云安全防护技术实际零感染

---K.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