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用性日
您曾有过使用一款软件由于找不到想要的功能而倍感挫折的经历吗?
您曾有过新到一地由于找不到或看不懂指示牌而走冤枉路的经历吗?
您曾为电话银行中那复杂冗长冰冷的菜单提示而困扰过吗?
......
今天,11月13日是今年的世界可用性日。也许您从未听过可用性这个词,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个日子。不过如果有过上面的类似经历,相信您一定对它有自己的体会。
那么什么是”可用性“呢?业界有非常多版本的定义,其中Nielsen的定义被广泛应用,他认为可用性包括以下要素:易学性、交互效率、可记忆性、出错频率和严重性、用户满意度:
1.易学性(learnbility):系统应该容易学习,从而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始用它做某些事情。
2.交互效率(efficiency):系统应当高效,因此当用户学会使用系统之后,可能具有更高水平。
3.可记忆性(memorabiliy):系统应当容易记忆,从而那些非频繁使用系统的用户,在一段时间没有使用之后能够使用系统,而不用从头学起。
4.出错频率和严重性(errors):系统应当具有低的出错率,从而用户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能够少出错,在出错之后能迅速恢复,而且必须能够防止灾难性的错误发生。
5.用户满意度(satisfaction):系统应当使用起来令人愉快,从而让用户在使用时主观上感到满意,喜欢使用系统。
设想一下,如果在教育、医疗、行政、通讯、娛乐及其他各个领域的绝大多数产品或服务都能够在这几个问题上让人满意,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更有效率,日常生活一定会更多些快乐,少些抱怨。
不幸的是可用性不佳的设计仍然遍布在我们生活周围,世界可用性日的出现就是为了让大家开始关注到“可用性”这个问题。这个想法是三年前由可用性专家协会(UPA)所发起的,在每年的11月某一天邀请世界各地可用性专家、学者、政府机构与社会大众一起来重视产品或服务可用性的活动。希望能够借此让科技真正的帮助人们,让一切变得更容易。今年的重点是针对交通运输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和创造。在世界各地都会有相关活动,这次在中国北京,上海,杭州也会举办相关的讨论活动。
了解趋势科技的人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四菜(4C)一汤(T),这四盘大菜(Creative,Communication,Change,Customer)中与Customer相关的用户体验一直以来都是从CEO到每一个研发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在研发流程中整合了UCD(User-Centered
Design)的各个阶段。从需求搜集到最后的产品发布,维护的整个阶段,产品界面设计人员会适时选用不同的研究(Field Study,
Personal,Focus
group)或测试方法(专家评估,可用性测试等)来确保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的需求。4C中的Creative也不仅仅是指技术的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也是公司内部正在讨论的创新方向。
-Tr
声明:本文属趋势科技中国研发中心同事原创,转载请附上本文原始出处链接和作者信息(趋势科技中国研发中心)。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