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恋那些事儿

(2011-01-25 21:48:31)
标签:

北京

《蓝色生死恋》

两地书

说出你的爱

fx9

电影

影评

分类: 电影


  http://s13/bmiddle/5cf2231fx9a975e6069cc&690             

    最美的爱情莫过于初恋,眼波流转间的一抹绯红,心有灵犀时的一泓清泪……
  最纯的爱情莫过于暗恋,夜不成寐中的独自倾诉,灯火阑珊处的悄然凝望……
  
  《初恋那件小事》,一部纯美的电影,没有红玫瑰,没有安全套,没有《蓝色生死恋》里让人欲哭无泪的韩剧白血病,没有《American Pie》里带着一脸坏笑的美式黄段子。一个是暗恋着万人迷学长的丑小鸭,为他改变自己,变美丽,变优秀,只为有勇气对他表白;一个是高贵如王子的万人迷,暗恋着可爱丑小鸭,却只敢将她的点滴美好留在日记本里……那是一场飘着柠檬香气的青春梦,别样的清新,别样的酸涩,让你想起那被你炫耀成初恋、其实是你卑贱暗恋的女孩,还有那被你挥霍地一塌糊涂、却又妙不可言的青春。影片的宣传中说,89%看过影片的人,会深深地感同身受。我就是这89%中的一员。
  
  我的中学时光,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陈年往事。那是一所纯洁地像修道院的名校,没有脱裤门,更没有秋千门,几个男生借助影像资料一起自学生理卫生,还会被开除。那时的中学生还很乖,没有QQ、没有手机,也就少了暗箱操作的渠道。打电话到异性同学家,不是被对方男性家长的雄壮嗓音吓得肝儿颤,就是被对方女性家长的一番盘问,诱出莫须有的奸情。那时的女生普遍患有“爱情恐惧症”,主要症状是一旦有男生跳出来表白,转脸立刻报告老师。那时的男生普遍患有“爱情少年痴呆”,即使心里藏着一团火,表面上也如老僧入定……综合以上种种因素,校园里一派男女同学相敬如宾的和谐景象,也就不足为奇。
  
  尤其初中时,所谓初恋是极小概率的事故。最爆炸性的,也不过是某女生因被老师“调离”原先的男同桌,而大哭一场。像我,就顶多在课堂上,不时地回头和后排的女生交换一下看法;课余时间看看《家庭医生》,为未来的成长打下知识基础。到了高中,有些男生才懂得上体育课时,等在跑道终点,欣赏迎面奔来的抖奶小清新;有些女生才注意到,诸如某位男生的运动裤为何总撑着一个小帐篷等奇怪的现象。那个初中时经常和我交换意见的女生,开始给我写信。其实她们班就在走廊那头,几句话的事,却要麻烦邮递员叔叔在城里绕一圈,不知道她怎么想的。信里无非谈一些读书感想,我也投桃报李,回以读书心得,从此你来我往,信里高山流水,见面会心一笑。高三时她在市里得了奖,用奖金买了一条德芙巧克力,叫了个男生给我送来。我接过来转身欲走,那男生叫住我,说巧克力要分他一半,那是她答应的跑腿费。于是我们两个当场“一刀两断”,各自啃着半截巧克力,回教室上课。前一段,我遇见那女生,牵着孩子的她告诉我,当年送巧克力的那天,是2月14号……
  
  班上最骇人听闻的恋爱事件,发生在男班长和女学习委员之间。其实他们也没做什么,只是男班长有个小小的收藏爱好——收藏女学习委员掉下的头发!那时,女学习委员的家庭状况困难些,梳洗不太方便,在生猛的青春期新陈代谢作用下,秀发每天都是落英纷纷。坐在她后排的男班长,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他们可是坐在一二排),珍之爱之地将秀发一根根拣起,夹入课本中,上什么课用什么课本,而且从不丢弃。打开他的书包,那感觉真是震撼。他的同桌每次回想往事,都激动得食不下咽。如今他们已结婚多年,他们唯一谈过的恋爱,就是由那一根根秀发织就的初恋。
  

http://s16/bmiddle/5cf2231fx9a975e41cfdf&690


  中学6年里,我以为恋爱是与我无关的名词,却不料一出暗恋,却在最不该来的时候,汹涌而至。在长达5.99年的时间里,她都是我眼里的浮云,戴着知青式的眼镜,衣服总要扣得顶到下巴,头发乱、皮肤黑——对,就像影片里那个丑小鸭。她是团支书,平时说话一本正经;我是捣蛋鬼,跟她怄气是我的长项。一次挨她的训,我说她肯定长胸毛,不然为什么衣服扣那么严实,把她气得眼泪打转。直到高考前一天,全班去看考场。那天,她换了隐形眼镜,穿的是件雪白的T桖,很短很短的牛仔短裤,一双腿莹白如玉、圆实修长……在初夏的阳光里,她就像一只天鹅。她看到我,浅浅一笑,说了句“加油”。我浑然不知自己应了什么,只知道那一瞬间我爱上了她。第二天,我揣着心猿意马上了考场,眼前试卷满是她莹白如玉的腿。神魂颠倒的结果是发挥失常,我只能在本地上个二流大学,而她去了北京。
  
  不记得给她写的第一封信里,短短几行间都说了什么,我能提起笔,已是莫大的勇气。没想到,她却回了满满的三大张,倾诉着独在异乡的孤独,仿佛我是她多年的蓝颜知己。于是三年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来往往的信,足以出三大本《两地书》。而真到了寒暑假见面,我和她反而淡淡的,无甚话说,仿佛该说的,都在信里说了。我泡在图书馆里,搜括了最含蓄的词句,表达着一缕气若游丝的爱意,既希望她明白,又怕她觉察。她则像得了“爱情少年痴呆”后遗症,懵然没有回应。一切结束在第三年,结束在她的信里那句“我遇到生命中的他”,结束在那三大本《两地书》的灰烬里……多年后,360都大战QQ了,我才在网上嗫嚅地问她当年事,她惊诧地说:“我都不知道你喜欢过我!为什么那时不说?”我无语凝噎……如果那时有手机,如果那时有QQ,如果那时我也能去北京,如果那时我大胆地对她说一声“我爱你”……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她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将他/她留在心底。”影片的这段开场白,不知让多少有过暗恋之痛的人沉沦。但电影毕竟是电影,可以让王子也暗恋着丑小鸭;多年后相遇,各自功成名就,竟依然君未娶我未嫁。人世间的一切不圆满,在电影里一切花好月圆。可是你呢?是期待这样的好运,还是决心大胆说出你的爱,将他/她留在你身边?

 

http://s4/bmiddle/5cf2231fx9a977134e0b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痴心吴宇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