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自驾行(10)----2008年奥运圣火经过的郎德上寨

标签:
湘黔自驾行郎德上寨 |
分类: 湘黔自驾行 |
p1.
郎德苗寨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上下两自然寨;
全寨有118户,500多人,全部是苗族同胞,以陈、吴二姓为主。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
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吊脚楼上装有“美人靠”供来客休息;
“美人靠”平时又是姑娘们刺绣的好地方,具有独特的苗寨风格。
郎德上寨是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杨大六的出生地,
多数木楼为清代(1616—1911年)建筑。
村上的小路全以鹅卵石铺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寨子中央有一个大芦笙场,地面是用鹅卵石以仿古代铜鼓面十二道太阳光芒和飞奔的骏马。
如果有旅游团来包场,寨子里会安排表演:
进郎德上寨,首先要饮十二道拦路酒,然后才沿着石板小路走进寨子中央的芦笙场。
在郎德将会欣赏到敬酒歌、苗族飞歌、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集体舞等丰富多彩的苗族民间歌舞。
那天我们12:30离开千户苗寨,半个多小时到达朗德上寨。
在村口的阿花农家乐吃了饭,转了转寨子;
由于没有旅游团,民俗表演没有看到,
如果是自己包场,要交700元包场费,我们没有时间找合作的游客,于是放弃看演出。
这个寨子绝对有看头,村民也纯朴热情,这寨子是个古建筑群。
据说,演出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参加,每人能得到几块钱的报酬,
这种全村人参加的演出活动比全是年轻人表演的要好,老人孩子不用表演,往那一坐就是一景,
能让游客更快地了解这个苗寨,更有生活气息。
p2.
寨子是个古建筑群,多数木楼为清代(1616—1911年)建筑
p3.
p4.
这位漂亮的姑娘叫阿花,认识阿花是因为那天去她家吃的饭;
p5.
就是左面的阿花农家乐,她家能住宿,吃饭,挺干净的,就在村口,停车方便;
阿花的联系方式:18708552973
她妈妈文姐电话:15348557518
p6.
一进屋就看到满墙的奖状、锦旗,一问才知,她正在艺术学校学习呢
p7.
p8.
阿花的母亲特别能干,炒得一手好吃的菜;
p9.
阿花那天正好休假在家,一看我们来了,马上就跟着妈妈忙饭;
p10.
阿花妈妈,除了接待游客,还做农活,卖些土特产品;
p11.
p12.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杨大六的出生地
p13.
p14.
p15.
寨子是依山而建,山上山下的物资全靠马背驮;
p16.
p17.
p18.
p19.
逛这个寨子挺累,不停地爬坡下坡
p20.
p21.
寨子商业气息不是太浓,几乎没有什么商户,
偶见一些提着蓝子的妇女在向游客推销土特产品,但都是细声细语,游客不受打扰;
(这一点如歌那年去也是有同感)
p22.
p23.
p24.
p25.
p26.
郎德上寨这个清雅不俗、山水林田文物兼有的古朴苗寨开发较早,
2008年更因奥运圣火经过于此而风光一时;
但随着蓉夏高速的通车,西江千户苗寨的风头已远远超过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并且寨子里并没有被过度开发。
对于向往清静的朋友来说,郎德上寨是比西江更好的选择,并且适合多住几日。
原计划今年再去黔东南一定再去寨子看看,事先与阿花联系过,她说3月中旬有“牯藏节“,
但我们计划4月份才动身,只好放弃了这个隆重的节日,如果有机会,一定再去朗德上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