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凉山坨坨肉 |
分类: 川西行 |
p1.
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是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
彝人喜庆节日如新年、火把节或办事的时候大多会做坨坨肉。
在制作上,不论猪、牛、羊,宰杀后均连骨带肉切成如拳头船大小的块块,
用清水煮至八成熟,便捞入簸箕内,撒上盐巴来回簸荡,使盐渗入即可食用。
吃时除放盐外,不放任何佐料,也不用碗筷,直接用手取而食之。
原料:取无污染原生态鸡、猪、羊、牛活体新鲜瘦肉型为坨坨肉的主要原料。
调料:以木姜子根粉、精盐、辣椒粉、花椒粉、味精、蒜泥水为坨坨肉的主要调料。
p2.
将刚宰杀的鸡、猪、羊、牛等鲜肉砍成拳头般大小的坨坨肉;
p3.
p4.
往一口大铁锅里备好山泉水,并开始加燃火力;
把砍成拳头般大小的坨坨肉倒进锅内凉水中开始煮;
p5.
p6.
p7.
鲜肉在锅内凉水中煮开时,再加大火力继续沸煮大约半个小时;
之后火力开始减慢(煮牛羊肉时间要延长半至一小时左右);
p8.
煮至血水泡沫全部消尽而肉汤清白后两三分钟时,即可捞起坨坨肉;
p9.
在簸箕内趁热就开始给坨坨肉撒上适量精盐,搅拌后待汤水滴尽至肉不冷不热;
p10.
吃时佐以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的作用)。
p11.
p12.
再配上米饭食用。
p13.
p14.
p15.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