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咚学摄影,重作【山村秋收】

标签:
怀安龙泉寺村秋收丫丫摄影 |
分类: 河北怀安小山村 |
昨天发了【山村秋收】,请阿咚来看片,没想到他写了很多,让我茅塞顿开;
马上重做这些片子,从中悟到:思考对于前期拍摄及后期制作的重要性,
我恰是常缺乏思考就盲目按动快门,草率的后期,片子的呈现截然不同。
“摄影虽然是一种记录,但其表达的方式应该追求诗性”。
下面是结合阿咚的点评,我又重新挑片、重新制作的对比,
希望能对大家都有所启发。
感谢阿咚毫无保留的传授。
1、原作片
拍的时候就可以拍弱一点,这样给你在后期加强肌理感会有充足的机会。
本图应该舍去右上部的腿、光亮、甚至那个头边。那一块既没用,还牵引视线。
后作片
由于拍摄的场景比较大,裁剪后像素比较低,
如果前期想好要表现肌理感,就会再靠近一些拍摄。
2、原作片
拍的时候可以拍弱一些,即少曝一点。天有些多,后期应该再压暗些。
减曝光后效果确实不同。
我在想,阿咚说的“摄影虽然是一种记录,但其表达的方式应该追求诗性”,在这里有充分的体现;
首先自己要想到,提前就想好,事先没想好,后期时也要想,不能简单地记录,而要追求诗性。
3、原制作
对于前景的应用我们说过很多回了,甚至你在新疆的片子中由于有指导老师也有应用的经历。
为何此时忘了呢?驴头上那个树苗苗有些滑稽。
我当时都没看到那棵小树苗。
又找了一张这个位置的,看上去要舒服很多;
前景的利用在实际拍摄时我有时就忘了……
当时看到阿咚拍摄的效果,地面是蓝色的,我很奇怪,原来是由于压曝光的原因。
对于观片者而言实际上没有区别,在一个媒体(博客实际是一种自媒体)中选用一幅就好了。
图拍的很清楚。但我们可以多一些思索。
当画面中的构成(如图中的道路曲线)延伸不够时,我们可以考虑减小景深,把驴车放得更远一点,焦点打得近些,让驴车虚化一点(保证观片者看出那是挂农用牲口大车就行),这样画面的纵深感就会更强烈。
上图的位置找了半天没有找到阿咚说的那样的片子,但找到这一张,纵深感要强烈一些。
景深的控制我考虑得很少,通过分析这张片子,让我知道了前期的重要,这是后期无法弥补的。
在这里我拍了很多,后又找了一张这个位置的,
驴车再往右边延伸一些的也有,但左侧前景就没了,说明我拍摄时的位置应当再往左一些。
6、原制作
观片者是不关心这三人是谁的。他们再小些,场景再大些,地形地貌就出来了。
我记得他们靠近我们这一侧又是很深的土崖,天上还有月亮……
选这张是因为我看到三人的姿态好,忽略了环境的表达。
有月亮的是这一张,但很深的土崖表现得并不突出。
这张土崖很深,却没有月亮,但我感觉这张更好一些。
7、原制作
此时应该把光圈用足,现在小了,背景有些掺和。
还有这个位置的,感觉背景要干净一些。
下面我又选了几张,并对一些片子重新制作,效果确实不同。
后制作
11、原制作
12、原制作
后制作
13、原制作
14、原制作
15、原制作
后制作
17、原制作
这组片子在阿咚指导下有了新的呈现,但更重要的是我要学会举一反三,真正有所领悟。
以后记住:按快门前想明白,要什么?后期能做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