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人在博客中讲南锣鼓巷的故事,拍南锣鼓巷的照片,周一我也去了一趟。感觉早晨去商铺一定都没开门,顶多有胡同里的北京人的身影,晚上去就是拍夜景。考虑再三,下午四点多去,一是不太热;二是光线也比较柔和;三是商铺都在营业,傍晚可能还能拍到店铺的霓虹灯;四是这个时间段一定能拍到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子。两个小时从南走到北,从北走到南,拍了一些店铺、游客,也拍了一些居民生活的片子。第一次去南锣鼓巷拍片,感觉没我想象的好。
1、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胡同文化的代表在管理上比较乱;街中小汽车、摩托车窜来窜去,游客要不停地躲闪,拍照时感觉很不安全;卫生环境也不理想,北口地面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店铺门外都挂着拖把;
2、胡同中看到不少敞胸露怀的人,一些居民对游客拍照表现出不太友好;
3、整条街没有太多的游客,店铺商气不足,有些店铺根本没人登门;
4、店铺的一些字号虽稀奇古怪,但并不贴切;
5、店铺所售商品有些根本不是北京特色商品,纯粹象地摊上的东西。

图一、这位三轮工,远不如后海的素质高,后海的三轮工都是外地人,这位是北京人,抽着烟,翘着腿.
看门口的拖把。

图二、这家店在电视上看到过,老板是丹麦人,没在。一个年轻人在顶班,销售老北京的老照片制作的明信片,很有特色。小青年也很友好,耐心介绍,就象他的老板一样。

图三、很逗乐的店名,服务员懒洋洋的。

图四、店名很直观,门前有三棵树。是个谈生意、聊天的好地方。

图五、这个店名搞不懂?其实是卖饮料的地方。

图六、自做自售?店名很有意思。

图六、屋子里都比较昏暗。

图七、不太理解的店名。

图八、令人费解的店名?

图九、商品陈列很漂亮。

图十、招聘的字条。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四、

图十五、这里人气最旺,是印制文化衫的店铺,电视上介绍过。

图十六、

图十七、不知这里面卖什么的?看上去都是仿旧的本子。

图十八、店主。

图十九、

图二十、街上看到最多的是年轻人,其次是外国人。

图二十一、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

图二十四、看到这个门脸,想起了以前在胡同里看到的副食店。

图二十五、悠闲。

图二十六、侃。

图二十七、小脚、马扎、大蒲扇。
以下是店铺面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