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2009-06-16 18:11:20)
标签:

大昭寺

藏族

活佛

神佛

旺吉

西藏

杂谈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

        ----没去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藏族的朝圣活动堪称艰苦卓绝。到过西藏旅游的人也无不被大昭寺门前成群结队的朝圣者的宗教虔诚所震慑。藏族的朝圣活动一般也叫做转经朝圣,起源于藏族自古以来的神山(唐古拉山),圣湖(纳木错)崇拜。藏民们为表示自己对神明的虔诚之心,每年都有许多人到神山、圣湖以及大昭寺朝圣。他们一路步行而去,而且要求一边磕长头,一边走。磕长头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漫漫朝圣路,藏民们就是这样艰苦的方式走完转经的历程的,其中长达数年的艰辛自是无法言表的。当朝圣结束后,教民们往往需要沐浴,以洗涤风尘,净化心灵。他们虔诚而不畏艰险的精神,自是西藏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笔。

    来西藏大家都想看到的一景就是藏族同胞的朝圣!在去不成纳木错后只好从羊八井返回拉萨,途中大家已经慢慢地学会面对现实,不再为遗憾影响自己的心情。路上,我突然见到一家三口在磕长头,这时导游让司机把车速降低,让大家拍照,但还是觉得拍不好,看不清楚,于是导游理解大家的心情,让司机把车子停在了路边,等着他们一家三口从我们前面经过,这个过程我们全都看到了。导游说,一会儿可以给他们一些吃的或钱。于是我们都拿出了自己的食品(因当天导游给大家发了食品),我和亚平只把水和苹果留下,其余的吃的都送给了他们。这家人已经从家里出来四个月多了,他们预计还要一个多月才能到大昭寺。

    现在想起来:我们如果去了纳木错,可能就看不到朝圣人?这也算是老天爷公平吧?让我们心里多少有了一点平衡!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我在车上拍到的照片!后来我们的车停在路边等候他们!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我们带着吃的东西在路边等候,沈琳全程录像,我在全程拍照!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三口之家的男主人在最前面磕长头!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看到我们,小伙子起身,与导游对话,得知已出来四个月了!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女主人和孩子紧跟其后!

(我们没见到小孩磕长头,但能见到她的脸上已经有伤了)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看到大家送上的食品,小伙子一再说谢谢!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亚平和沈琳的表情有些复杂!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女主人和孩子拿着大家送的食品!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我们这个车上的游客都下了车,大家都在抓紧时间拍下这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刻!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小伙子两旁的姑娘是来自什坊地震灾区的双胞胎姐妹!(看她们的表情?内心肯定也很复杂?)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这些食品他们不能自己带着,后面有生活用车跟着!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刘燕平与这个小伙子合影!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他穿着皮围裙、手上的一对木板已经磨偏了!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他要继续前行!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他们把食品放在路边,后面的生活车会带上这些食品!

女主人与男主人之间已经有了十几米的距离,这距离是不能走过去的,要磕长头追赶!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看到这场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这两个盒是我和亚平的食品,亚平为小伙子把大家送的食品装入一个塑料袋中!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小伙子与我们告辞!他们每天一般要走10公里,晚上会在路边搭个棚子,

还要再走一个多月时间才能到达大昭寺!(事隔快一个月了,可能至今还没到达?)

丫丫:西藏之行(十三)--没看成纳木错但见了朝圣人!

后来在车上又看到了另外一家三口的朝圣人!

     这里我摘引一段对话(一个汉族老威和藏族旺吉在大昭寺门前的对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藏族同胞为何朝圣?

  老威:您是哪里人?住在啥地方?

  旺吉:我的家在白云那边,他们这些拜佛的人,家都在白云那边,白云比太阳还飘得高,您骑马也赶不上。我们藏族人死了都到白云那边,鹰把我们带去见佛。佛很大,很多化身,鸟,风,太阳,或者冰雪,或者山,雅鲁藏布江,都是佛,歌声也是佛。

  老威:人也是吗?

  旺吉:人也是,您想帮助别人的时候,您就是佛。

  老威:那人与活佛的区别昵?

  旺吉:人很多时候不想帮助别人,还骗人、犯罪;活佛普度众生,他一代又一代地轮回转世,是最大的善。现在,布达拉官没有活佛,我们只有到大昭寺朝拜。

  老威:看您风尘仆仆的样子,不是拉萨人吧?

  旺吉:我是磕头来的,好几百里地。我是牧民,我卖了一些羊,一些牛,又用卖的钱换金子,一年换一点,五年能换好多金子。这次我全带来了,献给庙里,把佛像修得大大的。再过五年,我还能换更多的金子,献给佛。五年前,我就献过金子,那次,活佛为我摩了顶,我喜欢得哭了,我妻子骑马伤了腿,活佛摩了我的顶,她的腿就好了。神佛保佑。

  老威:您家里几口人?

  旺吉:我家里五口人。一老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出了嫁。我把两个儿子都送进庙里,侍奉佛。他们不识字,进大昭寺不够格,就先在我们本地寺庙呆了两年,然后进了小昭寺。太高兴了,他们不在外面惹祸、一心向佛,还学文化,每天学藏文。

  老威:您把儿子都送去当和尚了,家里不冷清?

  旺吉:能进寺院,是他们的造化,也是全家向佛修来的佛缘。我们藏族人,总是把家里最聪明最能干的孩子送到庙里去。

  老威:您家里富裕吗?

  旺吉:除了吃的、用的和住的,财产都应该奉献给神佛。财产多余了,人就要产生贫心的念头,就会作恶。您看那根柱子下的老太太,牙都没有了,还边笑边吃糌杷,她比我还穷吧,可她活得高兴;因为她除了佛之外,就没多余的东西了。你们汉人可能不理解她为什么高兴?又脏,又无依无靠,吃东西都艰难,还高兴个啥。不相信?您过去问问她,您伸手要她的糌粑,她和糌粑的那只碗,她马上就会给您。因为您是在帮她,给她机会积德行善,这样她就接近佛,成佛了。她不会要您的钱,如果您扔在地上,她看都不会看……。

   旺吉:许多汉族人,还有许多外国人,都信我们的佛。不过,不少人把财产,把尘世看得太重,他们先是自己,然后才是佛,或者只有自己遇见了麻烦事,才想起佛来,这是得不了救的。我也做得不够,还有不少尘世的俗事。神佛保佑,我和妻子感情很好。如果有一天,她先于我进入天国,我就毁了房屋,放生牛羊,到山洞里去修行。  

  我们把金银珠宝都献给寺庙,把最聪明最有出息的孩子送去待奉佛。我们一路磕长头来拉萨朝圣,高兴啦,心里一直唱着歌啦,头磕破了会长疤,只要身体还活着,血也没流完的时候。至于饿了渴了病了,都会过去,神佛保佑。

    你们汉人看不出我们心里有多快乐。来去都一丝不挂,可你们汉人想在世上留下的东西太多,佛是帮不了忙的。你们吃的、穿的、住的都比我们好,也比我们讲卫生,可你们痛苦,因为你们的心在地狱里。

   老威:我是第一次到西藏,感触很深,这儿是明亮的阳光之国,河流和天空都像镜子一样,人走在路上,不,哪怕坐车,也觉得是在巨大的镜子之间。我的五脏六腑被洗了一遍,肠子都透明,这脑袋有点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西藏的一部分,从风里飘来嵌在我脖子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