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2009-06-09 18:27:42)
标签:

this

经幡

米拉山口处

丫丫

西藏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来西藏之前看了阿岚的一篇博文,讲她2004年来过西藏,她将自己当时拍的胶片照片翻拍下来,其中有两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照片上的阿岚神情自若,好像很悠闲,其实那时的她已经高原反应的一塌糊涂,

都不知怎样下的车,腿一点力气都没有,好像飘过去一样。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山口的风很大,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雪山的映衬下,分外醒目。

可她已经没有一点力气再移动双脚欣赏一下周围的景色了,拍完照片又爬回车里了!

      看了阿岚的介绍,对这个地方我多少有些紧张,但只想: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不信我下不了车!我一定要多拍些照片回来……

    米拉山口是拉萨通往有“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区的要道,位于拉萨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工布江达县界上。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以东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植被茂盛。山口海拔5013米。山口处常年积雪,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川藏公路南线经山口。

    在往米拉山口行驶时,丝毫没有陡峭感的。朝远处望也见不到奇峰大岭。我一直在纳闷:就这么一路下去,哪能有什么高海拔的山势呢?如果勉强说有坡的话,那坡度也够缓的。其实,在高原上行进,越高的海拔处反倒越显平缓,完全不似内地人对于高山高海拔的那种感觉,好像立陡立陡。瞅瞅四周,仍然不见高山大川,顶多是个缓慢的坡路,在到达一个转弯处时,车停下来了。这也是山颠?其实,准确说,是一个土堆子。公路从土堆子之间穿过,两侧有不高的坡度。路边有一块石碑,应该是这个米拉山口的标记,可惜石碑已经不清晰了,上边的字迹看不大清楚。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停车处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好象土堆一样?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的标记,可惜石碑已经不清晰了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下车时,老丁为大家录像!好象大家要赴刑场?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石碑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处的雪域之舟(去林芝时下雪)只是和阿岚拍的有点不同?看出来了吗?

山口的最高处,一座西藏牦牛石雕像在寒风雨雪中昂然挺立着,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在这等环境下的坚强与不屈,这座名为“雪域之舟”雕像下边就是米拉山口的标志性建筑,像是米拉山的大山之魂!

(不知何故现在这只牦牛已经没有了?)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处的雪域之舟(返回拉萨时天晴)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经幡是五块蓝白红绿黄色的星火无字幡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方块布,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经幡的各种颜色是固定的,不能随便创新。其次每块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任何差错。

因为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处的大山(土堆)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处的大山(去林芝时拍摄)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去林芝的路上,全体人员均下车拍照(只是我不敢大声张罗,有时打个手势,意思拍个合影,以保存体力)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去林芝的路上,全体人员均下车拍照,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我去时请了一个经幡!老丁也请了,只是他花了200元,我花了20元.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我怕时间来不及,也怕太消耗体力,委托这位小伙子为我把经幡挂在前边的地方!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路牌

(再看阿岚的第二张照片,后悔没到这个坡上来拍照,所以我没有她拍出的效果好!)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从林芝返回拉萨的路上,又途经米拉山口,有几人没下车。

沈琳这时感觉晃了一下,有点站不稳,(她说有点喝多了的感觉)我为她拍下了高原反应下的这张照片!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在返回拉萨经过山口时,导游让下车10分钟,

我,沈琳,刘艳萍是上车最晚的,我们要多拍点照片!但这时也觉得头疼!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大家在等我们上车!

(听导游说,每年都有在山口发病的,甚至死亡的游客,所以导游绝对控制下车停留时间)

丫丫:西藏之行(六)--翻越米拉山口

   上车后我在吸氧,以缓解头疼。(20元一罐,最多吸10分钟,其实我觉得作用不太大)

回来时有好多人都买了氧气,沈琳说,没吸过氧,想尝试一下!

    米拉山口,论风光并不美,也没有太动人的照片,但却令我终生难忘!因为它是对我们的最大考验,也是我们西藏游的最高海拔(听导游说,这个高度是珠穆朗玛峰一号大本营的高度);我们一行14人都经受住了高海拔的考验,没向困难低头并安全地两次通过米拉山口!没有一人有明显的高原反应。导游说:“真没想到你们这些年龄大的游客表现得如此棒!”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们人生的一次挑战!极限的挑战!我们都是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